着眼山中茗具幽,自应题品属名流。
身经宿火三千劫,骨透清风一段秋。
锥不入尖抟土密,鬼难施巧织筠稠。
若穷衣钵传来处,直自销金象九州。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着眼山中茗具幽,自应题品属名流。
  • 注释:“关注”或“观察”。
  • “山中茗具”指的是山上的茶具。
  • “幽”意为幽静、雅致。
  • “题品属名流”意即这些茶具出自名门世家或有高雅气质的人。
  • 此句表达对山中茶具的欣赏以及对制作者高超技艺和高雅品位的赞叹。
  1. 身经宿火三千劫,骨透清风一段秋。
  • 注释:“经过”或“经受”。
  • “宿火”指长时间的火烧。
  • “三千劫”表示极长的时间或经历。
  • “骨透清风一段秋”形容茶具经历了长时间的火烧而依然坚固,仿佛能透视出其中的清风吹过的感觉,暗示了茶具历经沧桑仍保持着其本质之美。
  • 此句赞美了茶具经久不衰的品质和耐久性,以及在时间的考验下所展现的坚韧和美丽。
  1. 锥不入尖抟土密,鬼难施巧织筠稠。
  • 注释:“锥子插不进去”意味着非常紧密。
  • “抟”同“团”,指紧密堆叠。
  • “鬼难施巧”暗含技艺高超,令人难以捉摸。
  • “织筠稠”形容精细编织,筠指竹子。
  • 此句强调了茶具制作工艺之精湛,以及制作者巧妙运用技巧的能力。
  1. 若穷衣钵传来处,直自销金象九州。
  • 注释:“寻找”或“探寻”。
  • “衣钵”原意为佛教师徒之间传道授业的象征,此处引申为技艺和学问的传承。
  • “传来处”指从何处获得或学习。
  • “销金象九州”比喻财富和地位如黄金般辉煌,也暗示了技艺的传承能够带来巨大的物质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 整句表达了对于技艺传承的重视以及对通过学习技艺能够带来的巨大成就的向往。

译文:
观察山中的茶具,它们幽深雅致,属于名门贵族;它们经受住长时间的火烧,如同穿透了清风,展示了一种坚韧的美;它们的制作工艺精巧至极,仿佛鬼魅施展不出的技巧;如果能找到这种技艺的传承,那么它就可以直接成为拥有丰富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于茶具及其制作者技艺的赞赏之情。诗人通过观察、想象和对比,将茶具与名流、时间、自然元素以及艺术和物质世界联系起来,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追求和赞美的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生活品质、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的一种追求,以及对于传承和创新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