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非圣世不生,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鸣。
比之为太华、为沧溟,应之为文明。
得之为干戈息、为天下太平。
古今四海谁与盟,姚江两蔡当代英。
乾坤到处有高名,画中吕纪称两京,回头天地须此评。
翩翩两凤凰,忽尔飞丹青。
偶然见者无不惊,皆言摹拟真绝精。
呜呼,皆言摹拟真绝精,吾于两蔡心忽倾。
虞廷老凤快一睹,箫韶天地终九成。
岐山万古更忽此,文王一怒西周兴。
舜有二十八相,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其世瑞,其数宁。
皆可以为麒麟、为凤凰、为庆云、为景星。
方今尧舜正在上,乐和礼备刑更清。
嗟夫姚江蔡氏两夫子,慎勿负所学孤朝廷。
题画凤
凤凰非圣世不生,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鸣。比喻之太华、为沧溟,应之为文明。得之为干戈息、为天下太平。古今四海谁与盟,姚江两蔡当代英。乾坤到处有高名,画中吕纪称两京,回头天地须此评。翩翩两凤凰,忽尔飞丹青。偶然见者无不惊,皆言摹拟真绝精。呜呼,皆言摹拟真绝精,吾于两蔡心忽倾。虞廷老凤快一睹,箫韶天地终九成。岐山万古更忽此,文王一怒西周兴。舜有二十八相,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其世瑞,其数宁。皆可以为麒麟、为凤凰、为庆云、为景星。方今尧舜正在上,乐和礼备刑更清。嗟夫姚江蔡氏两夫子,慎勿负所学孤朝廷。
赏析:
陈繗的这首诗《题画凤》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绘画作品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古代圣王治世理念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凤凰的形象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传达了对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诗中第一句“凤凰非圣世不生”,直接点出凤凰作为吉祥象征的特性,强调只有在圣明的时代才会出现凤凰这种神奇的生物。这不仅是对画作主题的认可,也隐喻了治理国家的领导者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和智慧,才能引领人民走向繁荣昌盛。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将凤凰比作太华山、沧海,暗示这些自然景观都是凤凰理想的栖息之所。这样的比喻不仅赋予了画面以生动的意象,也让读者能够从自然界的美景中领悟到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
第三句“得之为干戈息、为天下太平”则进一步阐述了凤凰的象征意义。在这里,凤凰被视为和平与安宁的守护者,它的出现预示着战争的结束和社会的稳定。这不仅是一幅画面的解读,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期望和警示。
诗中还多次提到“舜”、“文王”、“武王”等历史人物,这些人物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贤君明主,他们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通过这些历史典故的运用,诗人进一步强化了对和谐社会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时代的向往。
最后一句“嗟夫姚江蔡氏两夫子,慎勿负所学孤朝廷”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这里的“姚江”代指陈繗自己的家乡,而“蔡氏”则可能是指诗中的另一位作者或其他相关人士。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那些有才华却未得到充分施展的人的惋惜,同时也提醒他们不要辜负了自己所学和所怀的理想,要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尽一份力。
陈繗的这首《题画凤》不仅仅是对一幅画作的简单描述,更是对一个国家和社会未来的深刻展望。通过对凤凰这一传统象征的巧妙运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和谐社会与和平盛世的热切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