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嗔白眼陈参政,我辈山中白眼谁。
世事相乘难两得,先生内照恐无亏。
残书汉楚灯前垒,草阁江山雾里诗。
一点明通终可藉,濂溪夫子是神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天嗔白眼陈参政,我辈山中白眼谁。
译文:上天嫉妒陈参政(指陈子昂)的才华,而我们这些人(指作者自己和他的朋友们)在山中却无法拥有同样的才华。
注释:白眼,指才华出众的人。陈参政是指唐代初年的一位著名文人陈子昂。
赏析: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陈子昂才能的高度赞扬。他认为上天嫉妒他的成就,而他自己和其他人却在山中无法拥有同样的才华。这反映了他对现实不满,对理想追求的执着。世事相乘难两得,先生内照恐无亏。
译文:世间的事情相互叠加,难以同时得到,先生您内心的光芒恐怕有所欠缺。
注释:内照,指内心的光明。
赏析:诗人通过对世事的观察,表达了对人性弱点的认识。他认为世间的事情复杂多变,人们很难同时得到所有的东西。此外,他还提到了先生的“内照”,即内心的光明,暗示了他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诱惑或干扰,导致他的光辉有所欠缺。残书汉楚灯前垒,草阁江山雾里诗。
译文:残破的书籍堆积如山(指书籍被烧),草屋中的江山美景被云雾缭绕。
注释:残书,指被烧毁的书籍。汉楚,指中国的汉朝和楚国。灯前垒,指书籍在灯光下堆砌成山。草阁,指简陋的房屋。江山,指美丽的山水。雾里诗,指在云雾中吟咏的诗歌。
赏析: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描绘他的生活环境。他描述了书籍被烧毁的情景,以及草屋中的山水美景,给人一种荒凉、孤独的感觉。同时,他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一点明通终可藉,濂溪夫子是神医。
译文:一点微光通达万物终究可以借来(指借助知识的力量),濂溪夫子真是神医。
注释:一点明通,指一点小小的智慧可以通达万物。终可藉,指借助知识的力量。濂溪,指唐代哲学家周敦颐,他被誉为“理学鼻祖”。神医,指非常厉害的医生。
赏析: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他认为一点小小的智慧可以通达万物,而且这种智慧是可以借来的。他还特别提到了濂溪夫子,表示他非常敬仰这位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