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约略一钩斜,半挂平芜半远沙。
照向两乡偏是缺,不知圆处落谁家。
冬夜见新月
霜天约略一钩斜,半挂平芜半远沙。
照向两乡偏是缺,不知圆处落谁家。
【注释】
①“霜天”:即初冬时节,霜降后天气渐冷,天空也渐渐放晴。
②“约略”:形容月亮的形状不十分清晰。
③“平芜”,平坦的草地或原野。
④“沙”:指沙漠。
⑤“两乡”:指作者所居的故乡和游历的他乡。
⑥“缺”:残缺不全。
【赏析】
此诗为咏月而作,写于诗人客居他乡之时。首句描写冬日里,一轮新月挂在天空,它的光芒被厚厚的云层遮挡,显得时隐时现,忽明忽暗,好似被霜打过的弯弯的新月。中间两句描绘了新月倒映在平芜和沙地上的情景,新月像一块玉佩,半挂在平芜之上,又仿佛半埋在沙漠之中。“照向两乡偏是缺,不知圆处落谁家”这两句,诗人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自己思乡之情。诗人想象,如果新月没有缺损,那么它将会照亮两个故乡,但是新月只有一半能够照亮,因此只能看到一部分故乡,不知道圆月会落入哪家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