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住山丘,丘中事事幽。
茶香和雨摘,果熟带霜收。
石镜当窗见,山泉隔幔流。
何时谢轩冕,来伴竹林游。

南山小隐

茅屋住山丘,丘中事事幽。

茶香和雨摘,果熟带霜收。

石镜当窗见,山泉隔幔流。

何时谢轩冕,来伴竹林游。

注释:

  • 南山小隐:描绘了诗人隐居南山的情境。南山,通常代表高远、宁静的地方。小隐,意味着虽在山林之中,但生活简朴,不追求功名利禄。
  • 茅屋住山丘:描述了诗人居住在山丘上的茅草房。这里的“山丘”既指地理位置,也暗喻诗人的心境。
  • 丘中事事幽:意指山中的生活平静而深远,不受外界纷扰。
  • 茶香和雨摘:茶香四溢,雨后采摘茶叶的场景。茶,常被赋予静谧、淡泊的象征意义。
  • 果熟带霜收:描述了秋天收获的景象,果实成熟时还带着寒霜,增添了一种清冽、成熟的美感。
  • 石镜当窗见:窗户前有一面石头制成的镜子,映射出窗外的世界。
  • 山泉隔幔流:山泉水从竹帘后面流过的声音,给人以宁静、自然之感。
  • 何时谢轩冕:什么时候能够辞去官场职务,回到山林之中。
  • 来伴竹林游:愿意来到这山林中与竹子相伴,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以南山为背景,描绘了自己简朴的隐居生活。通过描写茶香、果熟、石镜等元素,营造出一个宁静、淡泊、自然的生活画面。诗中的“山泉隔幔流”尤为动人,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最后一句“来伴竹林游”更是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渴望脱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与哲理,是一首表达对隐居生活向往的优美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