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湖水落秋容冷,碧色澄鲜三万顷。
楼船嗷嘈何处来,十幅蒲帆弄秋影。
霜晴九月葭苇枯,芙蓉着花秋满湖。
吴兴巳远郭熙老,谁为写此秋江图。
汀洲远近迷云树,东去沧波急如注。
康山一发天际横,传是先皇洗兵处。
当年血战湖水黄,日月照耀旌旗光。
鼎湖龙去不复返,只有雁鹜飞茫茫。
天开大泽雄今古,气撼东吴及南楚。
巴陵洞庭何处边,目断浔阳送楼橹。
北风猎猎握双旌,此行奇绝如登瀛。
风波平地不须起,向来魂梦今犹惊。
浩歌蓬底还搔首,却忆同行信州守。
萍水飘零尽白头,相逢且醉馀干酒。
【译文】
秋天的番湖,水落了,湖面显得更加冷清。碧绿的湖水清澈澄明,面积有三十万顷之广。
楼船从何处传来的喧哗声,十幅蒲帆划动着湖影。
霜晴九月,芦苇枯黄;芙蓉盛开,满湖都是秋色。
吴兴已经远离城郭。谁能够画出如此美丽的秋江景色?
汀洲远近被云雾和树林所迷,东行去的沧波如急流般汹涌。
康山一发天际横,传说是先皇洗过兵的地方。
当年血战湖水黄,日月光照耀旌旗。
鼎湖龙去不复返,只有雁鹜飞翔在茫茫的湖上。
天开大泽雄今古,气势撼动了东吴及南楚。
巴陵洞庭哪里才是边?目送浔阳的楼橹。
北风猎猎吹拂双旌,此行奇妙绝伦像登瀛。
风波平静地不用起浪,以前魂梦犹自惊心。
浩歌蓬底还搔首,却忆同行信州守。
萍水飘零尽白头,相逢且醉馀干酒。
【注释】:
- 金广信宗器:即金履祥,字次章,号溪堂老人,浙江义乌人。宋末元初著名学者、文学家。
- 番湖:即苕溪,源出浙江省安吉县境内,流经德清县至杭州转西入太湖,为钱塘江南北交通要道之一。
- 三万顷:形容湖泊辽阔无涯,广阔无边。
- 楼船:亦作“楼船”,泛指船只。嗷嘈:喧闹嘈杂。
- 芙蓉:荷花的别称。
- 郭熙:宋代画家,字淳夫,河南府新安(今河南渑池)人。
- 吴兴:今属浙江湖州,地处长江下游南岸。
- 荻花洲:又名荻荡、荻港,在今江苏吴兴县西南部。
- 沧波:沧浪的水波。
- 康山: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北。一说在浙江金华市东北。《舆地纪胜》卷九二:“康山……相传汉光武避兵于此。又《一统志》:‘康山在金华县西南五十八里’,当在今浙江金华市东北。”
- 传:传说。
- 鼎湖:即鼎湖山,又称丹山,在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南,因秦始皇曾在此铸十二铜人,故名。
- 雁鹜:即鸿雁与野鸭,这里指秋天的水鸟。
- 天开大泽:谓天空开阔一片大湖。雄今古:雄壮无比,历久不衰。
- 气撼东吴:指大湖波涛激荡,撼动了东吴大地。南楚:南方的楚国。
- 巴陵:今湖南岳阳市。
- 浔阳:今江西九江市。
- 双旌:古代官吏所戴的大红缨络帽,这里指旌麾。
- 瀛:大海或大湖。
- 北风:此处指南归途中所经历的风雪天气。
- 魂梦:梦境。
- 浩歌蓬底:大声唱歌于蓬草之中。
- 相寻:相互寻觅。
- 信州:今江西上饶市一带。
- 萍水:浮萍漂浮的水。白头:指头发斑白,形容年老。
- 余干:今江西上饶市余干县。
【赏析】:
此诗为酬答友人之作。酬赠诗多咏物寄怀。此诗前半段写景抒情,后半段则以议论抒怀。诗中既有对友人的赞赏,又有自己对友人的期许。诗中描绘了秋天的番湖,湖水澄澈碧透,湖面广阔无边,楼船喧闹嘈杂,但在这浩渺的江湖中并不起波澜,只是秋风萧瑟而已。诗人用“霜”“葭苇”等意象,描绘了秋天的萧条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忧虑。诗人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全非,只能借酒消愁,寄情山水。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