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人喜乘舟,鞍马非所便。
自我离京师,陆行苦迍邅。
长驱竟终日,黄尘暗幽燕。
平原莽千里,四顾无人烟。
况兹冬欲暮,寒风正凄然。
霜严裂肌肤,指直不得拳。
仆夫亟告劳,长跪向我前。
下马语仆夫,穷涂须勉旃。
丈夫岂儿女,壮志恒在边。
微劳讵足惜,去矣行策鞭。
【译文】
我来自南方,不习惯骑鞍骑马;自离开京师以来,在陆路上行走十分艰难。整天奔驰,黄尘滚滚,笼罩幽燕。原野辽阔千里,四下里没有人家。何况这冬天将要黄昏,寒风刺骨令人凄然。皮肤冻裂,手指僵硬不能弯曲。仆人赶忙告诉我,长途跋涉需小心谨慎。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长安时所作,表达了诗人的艰辛与无奈。
首联:“南人喜乘舟,鞍马非所便。”此句以“南人”自比,说自己虽生长于南方水乡,但并不善于骑马。因为南方多水,交通主要靠船筏,所以人们大多不习惯于骑马。鞍马乃北方之物,南方人自然不会使用。“非所便”即不是自己擅长的事情,也暗示了自己远离故土、身不由己的处境。
颔联:“自我离京师,陆行苦迍邅。”此句直接写自己离开京师后,在陆路上的艰难处境。诗人用“迍邅”一词形容自己的行走状态,意指步履艰难、步履维艰,反映了他旅途劳顿和心情烦闷的状态。这种心境与上文“南人喜乘舟”形成了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与辛酸。
颈联:“长驱竟终日,黄尘暗幽燕。”此句描述了诗人一路疾驰的情景。他不停地前行,一整天都在尘土飞扬中度过。黄尘弥漫,遮蔽了幽燕地区的美景。这里既写出了他旅途的辛苦,又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平原莽千里,四顾无人烟。”此句描绘了广阔的原野景象。平原上一片荒凉,千里无际;四周望去,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这两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旅途的孤独与荒凉。诗人用“莽”来形容平原,表现出其辽阔无垠的特点。同时,“四顾无人烟”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尾联:“况兹冬欲暮,寒风正凄然。”此句承接上文,进一步渲染出旅途中的寒冷与凄凉。诗人已经到达了冬天的傍晚时分,而寒风却更加刺骨。这种天气状况不仅考验着诗人的身体,更是对他意志的考验。
尾联:“霜严裂肌肤,指直不得拳。”此句以生动的描写表现了严寒天气对人的摧残。寒风吹拂下,霜雪严寒,皮肤冻得开裂,手指僵硬得无法弯曲。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诗人感到痛苦不堪。然而,面对困境,诗人并没有屈服,而是坚定地表示要坚持下去。
末联:“仆夫亟告劳,长跪向我前。下马语仆夫,穷涂须勉旃。”此句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向仆夫倾诉了自己的困难与无奈。他恳请仆人多加照顾,不要让自己过于劳累。同时,他也鼓励仆人要坚强勇敢地继续前行。这一联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仆人的关切之情,更体现了他的坚韧与毅力。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艰难的描写,以及诗人与仆人之间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强与乐观。同时,诗中还蕴含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