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后家何在,归来始定居。
丹心三尺剑,白首五车书。
戚畹名犹在,云台业未疏。
结庐来小隐,岁晚足耕锄。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饥后家何在,归来始定居。:“饥后家何在”表达了诗人在饥饿之后,家园变得遥不可及,只能回归故地重新开始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归”字,不仅指物理上的回家,更暗示了精神上的寻找和归属。
- 丹心三尺剑,白首五车书。:“丹心三尺剑”形象描绘了诗人坚定的忠诚与勇气,如同用赤诚之心守护着三尺长剑般。而“白首五车书”则展示了诗人至老仍然勤奋学习、积累知识的崇高精神。
- 戚畹名犹在,云台业未疏。:“戚畹名犹在”意味着尽管历经沧桑,但家族荣耀依然存在,传承不息。而“云台业未疏”则表达了诗人的事业虽已告一段落,但其志向和抱负并未因此消沉,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 结庐来小隐,岁晚足耕锄。:“结庐来小隐”描绘了诗人选择隐逸生活的场景,表明他愿意远离尘嚣,过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岁晚足耕锄”则反映了诗人晚年时仍能从事农耕,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 译文:
- 饥饿之后的家园何处?归来后才找到归宿。
- 忠诚之心犹如三尺宝剑,白发苍苍仍怀抱五车书籍。
- 家族荣耀依旧,事业未因年老而放弃。
- 隐居生活如画,岁末农作充实生活。
- 赏析:
- 诗歌情感: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从困顿到安定、从追求到回归的过程,展现了他内心的转变和成长。诗人在饥饿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这是支撑他重新站起来的力量。同时,他的忠诚和知识也得到了彰显,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 艺术手法:诗中的意象丰富,如“丹心”“三尺剑”等,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既表达了诗人的精神风貌,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此外,诗人通过对家族和事业的描述,展现了他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念,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题孟氏惠麓小隐》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家庭、忠诚和知识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