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繁华已饱闻,却来怀古独情殷。
湖心倒浸梁朝寺,峰顶常含宋代云。
夹岸楼台还匼匝,四时箫鼓自纷纭。
卯山宫阙荒烟里,只有疏钟送夕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内容、技巧以及语言表达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注意理解诗意。最后按照要求组织答案。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首先指出诗句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注解进行解释,注意重点词句的含义,同时还要注意诗句的写作背景。

①“此地繁华已饱闻”,诗人来到钱塘,自然要想起当年西湖的繁华热闹了。这一句点明诗人来钱塘怀古的原因。

②“却来怀古独情殷”,诗人来到这里,心中不禁涌起一种怀旧之情,所以用“却来”二字表明这种感情的出现。“独情殷”,即感慨万千,十分沉痛。“却来”,犹言“又来到”。

③“湖心倒浸梁朝寺,峰顶常含宋代云”,意思是说在钱塘湖中倒映着梁朝时代的寺庙,山顶上时常弥漫着宋代的云雾。“倒浸”“常含”是写景状物的动态,突出了景色的迷人;“梁朝寺”“宋代云”则交代景物的所在,使画面更清晰。

④“夹岸楼台还匼匝,四时箫鼓自纷纭”,意思是说两岸高楼亭阁相互交错,一年四季箫声鼓声不断。“匼匝”“纷纭”,是形容景象的繁复多变,也突出了景色的迷人。

⑤“卯山宫阙荒烟里,只有疏钟送夕曛”,意思是说卯山上的皇宫宫殿已经破败不堪,只剩下稀疏的钟声送走夕阳。“宫阙”指代皇宫,“夕曛”指夕阳西下,天色渐暗。“疏钟”是稀疏的钟声,这里用一个“只”字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

⑥“赏析”部分主要从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如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回忆及对西湖美景消逝的惋惜之情;后两句写出了西湖的自然景观及其变化之速、之巨。

【答案】

①此句交代了诗人来钱塘怀古的原因。②此句表明诗人来到钱塘,心中不禁涌起一种怀旧之情,所以用了“却来”二字。③这两句是说在钱塘湖中倒映着梁朝时代的寺庙,山顶上时常弥漫着宋代的云雾。④这两句是说两岸高楼亭阁相互交错,一年四季箫声鼓声不断。⑤这两句是说卯山上的皇宫宫殿已经破败不堪,只剩下稀疏的钟声送走夕阳。⑥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回忆及对西湖美景消逝的惋惜之情。后两句写出了西湖的自然景观及其变化之速、之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