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秋色满江城,古寺松杉带晚晴。
曲径只闻鸣磬度,上方时见雨花平。
经传空谷青莲净,锡响深山白鹤惊。
今日支公听讲法,浮生转觉悟无生。

【注释】

过虚上人兰若:路过虚上人的寺院。兰若,梵语“兰若”的音译。泛指寺院。

疏林秋色满江城:稀疏的树林中弥漫着秋天的景色。

古寺松杉带晚晴:古老的寺庙周围,松树和柏树伴随着夕阳的余晖。

曲径只闻鸣磬度:弯曲的小路上只能听到阵阵的诵经声。

上方时见雨花平:高处时常能见到飘落的花瓣像雨点一样洒落。

经传空谷青莲净:在山谷中的经书传播如莲花般纯净。

锡响深山白鹤惊:锡杖的声音在大山上回响,使得山中的白鹤都惊慌地飞起。

今日支公听讲法:今天在这里聆听支公讲授佛法。

浮生转觉悟无生:在这个浮华世界中,人们渐渐领悟到真正的佛法是没有生死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寺院环境的七言绝句。首句写景,二、三两句写寺院,四、五、六句写僧人,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受。全诗语言简炼,意境深远。

“过虚上人兰若”,点明题旨,交代了这首诗的背景。兰若,梵语意为“僧舍”。作者通过“兰若”二字,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一座宁静庄严的古寺。“疏林秋色满江城”,一个“满”字,写出了秋色浓郁的程度;而“疏林”二字,又写出了树木稀疏的景象,使人仿佛看到了那苍老的树木和那一片落叶铺就的大地,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

“古寺松杉带晚晴”,是说这所寺院背靠青山,前面是一条清澈的溪流,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松柏环绕,当夕阳西下时分,天边挂着一轮红日,整个天地都被染成了一片金红。这里,“带晚晴”三字,把一幅美丽的画面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愉悦、舒畅。

“曲径只闻鸣磬度”,是说在曲折的山路旁,只能听见僧人敲动木鱼的声音,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这里,“只闻”二字,既表现了环境的特点,也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向往之情。

“上方时见雨花平”,是说站在高处,可以望见天空中飘洒下来的花瓣就像雨水一样。这里,“雨花平”三字,既形象地描绘了景象,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经传空谷青莲净”,则是说在这空旷的山谷之中,那些诵经的声音如同莲花般纯净。这里,“空谷”二字,不仅写出了山谷的环境特点,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宁静、安详。

“锡响深山白鹤惊”,是说那敲击锡杖的声音,在深山里回荡,使山林里的鸟儿都受到了惊吓。这里,“深山白鹤惊”三字,既描绘出山林的环境特点,又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敬畏之情。

“今日支公听讲法”,是说今天在这里聆听支公讲授佛法,这里的“支公”指的是禅宗五祖之一的弘忍禅师。这里,“听讲法”三字,既表明了诗人的身份(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也表明了他对佛法的重视和敬仰之情。

“浮生转觉悟无生”,是说在这繁华的世界里,我们渐渐领悟到了真正的佛法是没有生死的。这里,“转觉悟”三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也表现出了他对人生的认识——追求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