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巘群峰外,真如出世时。
烟光秋黯淡,江色夜迷离。
寺远残灯灭,山深僻路迟。
观身空相地,幻影复何之。

【解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之一。这首诗写山中景色,表现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之情。“绝巘群峰外”,点出山中之景;“真如出世时”暗指柴侍御,表明诗人与友人同道;“烟光秋黯淡”,写山中之景;“江色夜迷离”,写江中之景;“寺远残灯灭”,“山深僻路迟”,写山寺中之景;“观身空相地”,“幻影复何之”,写自己观山的感受和想象。此诗在艺术上运用虚实结合、情景互衬的手法,把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感情表现得细腻入微,感人至深,意境高远。

【答案】

译文:

群峰环绕的山峰之外,你真像出世时那样。

秋天的烟雾暗淡,江面夜色迷离。

寺院远离人烟,残灯已经熄灭,山路幽暗难行。

观看自身就像看地一样,幻象又有什么可追寻。

赏析:

首联“绝巘群峰外,真如出世时”,用“绝巘”(极高山峰)来突出群峰之高,“真如”来说明其境界之高超。诗人把友人比作出世的高僧。这里不仅写了山的气势,也写出了友人的气度,表达了送行者对友人的崇敬与依恋之情。颔联“烟光秋黯淡,江色夜迷离”,写山中的自然景色。秋天的烟光昏暗,夜幕降临,江水迷蒙。这一联以“黯淡”和“迷离”两个叠词,描绘出一幅深秋黄昏、烟雨蒙蒙、迷蒙不清的夜景图。这两句诗描写了山中秋雾缭绕的夜晚景象。诗人抓住“黯淡”、“迷离”这两个形容词,将秋日傍晚的景象描绘得十分真切、逼真。颈联“寺远残灯灭,山深僻路迟”,写山中的寺庙。寺虽远,但还留有残灯;虽然山深,但道路却很艰险。这一联写山寺之景。寺远残灯灭,山深僻路迟,这一句是实写,也是虚写。从实处说,是实写天色渐晚,残灯已灭;从虚处说,则是写诗人对友人归途的关心及山中环境的艰难。尾联“观身空相地,幻影复何之”,写诗人观山的感受和想象。诗人站在山巅之上,放眼望去,只见青山苍翠,云海茫茫,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感叹自己观山的感受和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