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无云月正中,清光何处不相同。
江南江北闲台殿,几个心闻晓寺钟。
月下偶成
静夜无云月正中,清光何处不相同。江南江北闲台殿,几个心闻晓寺钟。
【注释】:
- 《月下偶成》是明朝诗人真可的作品。
- “月下”:指在月光下的夜晚,通常与寂静、宁静的氛围相联系。
- “偶成”:即偶然写成的诗,表示这首诗是在偶然的情况下产生的。
- “静夜”:形容夜晚非常安静,没有打扰的声音。
- “无云”:天空没有云彩遮挡月亮。
- “月正中”:月亮正对着地面,光线最为明亮。
- “清光”:明亮的月光,常用来形容月光清澈、明亮。
- “不同”:表示月光照耀的范围或感受各不相同。
- “江南江北”:指中国的南北两端。这里泛指中国各地。
- “闲台殿”:指的是安静且华丽的建筑,可能是寺院中的大殿或楼阁。
- “几个心”:表示诗人自己或少数人的感受。
- “晓寺钟”:清晨时分寺庙里响起的钟声。
【赏析】:
这首《月下偶成》是一首描绘夜晚月色之美的诗,通过描绘月光在不同地区的照射效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情感。首句“静夜无云月正中”,描绘了一幅平静而明亮的夜空景象,突出月光的清澈和明亮;“清光何处不相同”则暗示了不同的地理位置会有不同的光影效果,体现了诗人观察自然的敏锐和细致。接着,诗人通过“江南江北闲台殿,几个心闻晓寺钟”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这种观察和思考,不仅局限于视觉上的美景,还触及到了听觉上的寺庙钟声,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