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居在旷野,寂无尘俗想。
疏钟深夜闻,六根泻清响。
昼读天竺书,幽窗思忽晃。
犬吠桃花阴,麦浪人来往。
最爱晚雨晴,空林返照爽。
【诗句释义】
小居在旷野,寂无尘世烦扰。
疏钟深夜闻,六根清响泻。
昼读天竺书,幽窗思忽晃。
犬吠桃花阴,麦浪人来往。
最爱晚雨晴,空林返照爽。
【译文】
在旷野中的小居静谧宁静,远离尘世的烦扰,只有寂静与自然相伴。深夜时分,我听到了稀疏的钟声,这声音像清流一样洒满我的心田。白天时,我在天竺寺的书房里读书,思绪随着书中的文字起伏不定。当狗在桃花树下吠叫,田野间的麦浪随风摇曳,人来人往,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最喜爱傍晚和早晨的雨后的晴空,那种空灵而明亮的光线洒在空旷的原野上,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旷野中的小居生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首句“小居在旷野”直接点明诗人所处的环境,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通过“寂无尘俗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第二句“疏钟深夜闻,六根泻清响”,则通过夜深人静时钟声的响起,以及钟声带来的清净感受,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第三句“昼读天竺书,幽窗思忽晃”,则是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进行的读书活动,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和恍惚。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描述了他的日常活动:犬吠桃花阴,麦浪人来往,这些都是诗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内心世界的反映。最后一句“最爱晚雨晴,空林返照爽”,则是诗人最喜欢的时刻——傍晚下雨后天气转晴,那种空灵而明亮的光线洒在原野上,给人以清新的感受,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体现。
这首诗以诗人的内心世界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