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亭人似玉堂仙,月肺云肝泻峡泉。
词藻引毫归宝唾,笔花拖梦上蛮笺。
墨池暖涨桃花雨,书壁凉飘柿叶烟。
气窄紫鳌清浅水,神游黄鹄泬寥天。
红鹅价博黄庭卷,白雪声和锦瑟弦。
五凤文章天上待,三都词赋洛中传。
荷巾未逐秋风老,铁砚磨云已半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1. 第一句:”缥亭人似玉堂仙”
  • 解释:描述的是缥亭中的人们,他们仿佛是来自玉堂仙界的人物。
  • 注释:缥亭,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亭子或地方。玉堂仙,指代的是神仙般的人物。
  1. 第二句:”月肺云肝泻峡泉”
  • 解释:形容月光像肝脏一样明亮,云像心脏一样跳动。
  • 注释:月肺、云肝,形容月光皎洁,如肝脏般明亮;泻峡泉,形容月光洒满峡谷。
  1. 第三句:”词藻引毫归宝唾”
  • 解释:用华丽的词汇书写,每一笔都是珍贵的。
  • 注释:词藻,指华丽的辞藻;毫,笔;宝唾,珍贵的唾沫。
  1. 第四句:”笔花拖梦上蛮笺”
  • 解释:形容书写时笔锋如花般绚丽,如同带着梦想飞向了远方的蛮族书信。
  • 注释:笔花,形容笔迹美丽;拖梦,带着梦想;蛮笺,指远方的蛮族书信。
  1. 第五句:”墨池暖涨桃花雨”
  • 解释:比喻墨色深厚,如同春天的桃花雨般温暖。
  • 注释:墨池,指书写用的墨汁;桃花雨,形容墨色深浓,如同春雨滋润桃花。
  1. 第六句:”书壁凉飘柿叶烟”
  • 解释:形容墙壁上的字迹清晰可见,就像飘散的柿叶烟雾一样。
  • 注释:书壁,指墙上的文字;凉飘,形容文字清晰;柿叶烟,形容文字仿佛从柿树叶间飘出。
  1. 第七句:”气窄紫鳌清浅水”
  • 解释:形容文人的文气狭窄,如同清浅的水面。
  • 注释:气窄,指文气狭窄;紫鳌,形容文人的气质高贵如紫色的大龙;清浅水,形容文气清雅淡泊。
  1. 第八句:”神游黄鹄泬寥天”
  • 解释:形容文人的精神超脱,如同在空旷的天空中飞翔的黄鹤。
  • 注释:神游,指精神超越;黄鹄,传说中的一种神鸟;泬寥,形容天空空旷高远。
  1. 第九句:”红鹅价博黄庭卷”
  • 解释:形容文人的才华被世人所珍视,如同红鹅的价格可以换取黄庭经这样的珍贵书籍。
  • 注释:红鹅,指文人的才华;价博,形容价值连城;黄庭卷,指珍贵的《黄庭经》等经典著作。
  1. 第十句:”白雪声和锦瑟弦”
  • 解释:形容音乐的美妙,如同白雪落下的声音与锦瑟的弦音相和。
  • 注释:白雪,形容音乐优美;声和,指声音和谐;锦瑟弦,指琴瑟之声。
  1. 第十一句:”五凤文章天上待”
  • 解释:形容文人的文章如同凤凰一样高雅,等待在天宫之中。
  • 注释:五凤,指凤凰;文章,指文学作品;天上待,指等待在天上的凤凰之巢中。
  1. 第十二句:”三都词赋洛中传”
  • 解释:形容文人的诗词作品被传播于洛阳(古都),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
  • 注释:三都,指洛阳;词赋,指诗歌;洛中传,指在洛阳地区传诵。
  1. 第十三句:”荷巾未逐秋风老”
  • 解释:形容文人未被世俗尘埃所沾染,依然保持着清高的品质。
  • 注释:荷巾,指文人的头巾或帽子;未逐,没有被污染;秋风老,形容没有随波逐流。
  1. 第十四句:”铁砚磨云已半穿”
  • 解释:形容文人勤奋学习,砚台已经磨损了一半,说明学习时间很长。
  • 注释:铁砚,指坚硬的砚台;磨云,比喻学习刻苦;已半穿,表示学习时间很长,已经磨损了一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