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山色翠可食,留滞不知归计疏。
一月客游风雨半,百年交契子孙初。
南郭壶浆秋饮饯,长亭鞍马野踌躇。
如此好怀何可别,归来注目重凭虚。
【注释】
永寿:郡名,治所在今河北临西县。
平泉山:山名,在今河北省隆化县北。
翠可食:形容山色青翠欲滴。
留滞:滞留。
归计疏:回家的计划被搁置了。
风雨半:风风雨雨过了一个月。
百年交契:指与友人的交情长达一百年。
南郭壶浆:用壶装酒,准备在城外设宴饯别。
长亭鞍马:指从长亭出发,骑马而去。
重凭虚:重新倚靠在空虚的地方。这里指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赏析】
《别后重寄永寿诸公》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753年(天宝二年)春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惜别之情。
首联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平泉”二句,以平实之笔写出自己与友人分别时的心境。平泉山景如此迷人,青山绿水令人心醉,但诗人却因为滞留而无法回归故里。这一句中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颔联描绘了诗人在分别后的孤独与迷茫。经过一个月的风雨飘摇,诗人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机会。而他的友情则像百年老树一样根深蒂固,子孙们也继承了这份珍贵的情感。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分别后的情感状态。在长亭之上,诗人骑马离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他不知道这次离别何时能够结束,也不知道下一次相见何时能够再次到来。这种深深的忧虑和不确定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尾联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与升华。“如此好怀何可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别离的不舍。他认为,这样美好的时光怎能轻易地告别呢?因此他只能选择重新倚靠在空虚的地方,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真挚的友谊和优美的意象,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