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羸马鬓如丝,千里风尘岁晏时。
抵鹊已怜投璧误,烹鱼兼恨得书迟。
官闲只好游乌石,才妙应能谱荔枝。
厚禄故人惭荐达,送君惟有思凄其。

【注释】

青山羸马:指山中的青山。羸,瘦弱。鬓如丝:形容人的头发稀疏。

千里风尘:形容旅途的劳顿。岁晏时:岁末之时。

抵鹊:比喻沈宜山。已怜:已经感到惋惜。投璧:古代传说中,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知音,当其志不在山水时伯牙就停止弹奏。后来比喻所献之才不被赏识。烹鱼:比喻沈宜山被贬。

乌石:古地名,这里以乌石代指福建。

荔枝:一种水果,以皮薄肉厚,味甜多汁闻名。

才妙应能谱荔枝:意思是说沈宜山的文采才华应当能写出美妙的文字来描述荔枝。

厚禄故人惭荐达:《汉书·朱云传》载,朱云曾对成帝说:“臣愿赐尚方斩马剑,直上金城取魏尚,封侯王印。”《史记·魏其传》载:“魏其言事,为人排难解纷,无所凝积,士亦因以平陵。盖魏其好武,故士以此得名。”后人因此称推荐人才为“荐达”。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沈宜山赴福建藩幕,诗人写诗送行,并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关切。

首联“青山羸马鬓如丝,千里风尘岁晏时。”起笔便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青山巍峨,一匹瘦弱的骏马在青山下奔驰;时间已到岁末。“千里风尘”四字概括了诗人送别的场景,也暗示了送别的原因——沈宜山远赴他乡。而“岁月如梭”,更让人感叹时光匆匆。

第二联“抵鹊已怜投璧误,烹鱼兼恨得书迟。”是送别时的感慨之语。诗人用伯牙和子期的典故来形容自己对沈宜山的关心之情。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奏《高山流水》时,钟子期能够理解他的心意。然而,后来伯牙得知子期去世,再也无法听到他的演奏。这正像沈宜山因为才华未被人赏识而感到遗憾。而“烹鱼”则暗示了沈宜山因为被贬而感到痛苦。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他对沈宜山的担忧和同情。

第三联“官闲只好游乌石,才妙应能谱荔枝。”是诗人对沈宜山的期望和鼓励。他认为沈宜山虽然被贬,但依然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而沈宜山也应当相信自己,继续努力,写出美妙的文字来描述荔枝。这里的“乌石”既指福建的乌石山,也借指福州。“荔枝”则暗示了沈宜山的文采才华。

尾联“厚禄故人惭荐达,送君惟有思凄其。”则是对沈宜山的祝福和不舍之情。诗人希望沈宜山能够获得厚禄,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他也担心沈宜山会因为被贬而感到沮丧或失落。因此,他只能用“思凄其”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沈宜山的关心和祝愿。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不同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