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官路不飞埃,梅柳津亭淑气回。
云拥汉宫龙节下,日临梁苑凤纶开。
疏封自识亲侯意,专对还资用世才。
营洛周公遗迹在,观游岂独慕邹枚。
【注释】
1.雪晴:大雪初晴。
2.官路:指道路,引申为仕途。
3.梅柳津亭:指洛阳的梅园和柳园,是当时文人学士游宴之地。
4.淑气回:形容气候温暖。
5.云拥汉宫:形容云雾缭绕在汉宫之上。
6.龙节:帝王出行时所持符节。
7.梁苑:地名,这里借指京都洛阳。
8.疏封:分封诸侯的制度,此处泛指恩宠。
9.用世才:有治国安民才能的人。
10.营洛:指营建洛邑,即今洛阳。
11.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周朝初期政治家、军事家。
12.邹枚:指战国时期的邹国和齐国,这两个国家在当时都是文化发达的地方。
【赏析】
《送晁春陵太史奉使周藩》是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诗人苏辙送晁补之出守周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写晁补之奉使周府的情景,表达了对其远行的期望与关切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充满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首联“雪晴官路不飞埃,梅柳津亭淑气回。”描绘了一幅冬日里的洛阳美景。大雪过后,洛阳的道路洁净如新,没有一丝尘埃;梅园和柳园里,春风吹拂,花香四溢,仿佛回到了春天。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洛阳的宁静与美丽,为下文晁补之奉使周府的情景作了铺垫。
颔联“云拥汉宫龙节下,日临梁苑凤纶开。”进一步描绘了晁补之出使周府的场景。云团簇拥着汉宫的龙旗飘扬,太阳照耀着梁苑的凤凰羽翼展开。这里的“云拥”和“日临”形象地描绘了晁补之出使时的威严与荣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出使周府的祝愿与期待。
颈联“疏封自识亲侯意,专对还资用世才。”继续描绘了晁补之出使时的情境。诗人认为晁补之虽然只是被封为亲侯,但他的才干足以胜任重任,应该得到重用。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晁补之的赞赏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期望。
尾联“营洛周公遗迹在,观游岂独慕邹枚。”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晁补之的祝福与鼓励。诗人认为,晁补之出使周府,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誉,更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和发展。因此,他希望晁补之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才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这里的“营洛”和“邹枚”分别指的是周公和邹忌,都是古代著名的贤臣,诗人以此来激励晁补之要有像他们那样的抱负和才能。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充满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描绘出使场景以及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期待,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展示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墨客的思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