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夫生事只山林,竹树秋来幸郁森。
花露滴枝晨细细,洞云垂地昼阴阴。
时移妙达循环理,岁晏偏增伏枕心。
夜漏渐长愁不寐,更堪江渚拂清砧。

【注释】

秋怀八首奉同文峰司徒用杜韵其一:秋天的情怀。

病夫:指自己,自谦语,意谓自己体弱多病。

生事:日常生活。

山林:指深山老林,比喻隐居之所。

竹树:指竹林和树木,象征隐逸。

郁森:茂盛繁密的样子。

花露:指露水。

滴枝:沾湿树枝。

晓:清晨时分。

洞云:指山洞中飘荡的云雾。

阴阴:阴暗的样子。

时移:时间推移。

妙达:理解透彻。

循环理:自然万物生生灭灭的道理。

岁晏:岁暮年尽,指年终。

偏增:反而更加。

伏枕心:卧在床上,形容忧虑缠身。

夜漏渐长:夜已将晚,漏壶里的水渐渐减少,指夜晚的时间越来越长。

更堪:更觉得。

江渚:江中的沙洲。

拂清砧:拂动清凉的砧声,形容听到江边传来的声音感到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在家乡写的一组诗之一。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岁月流逝以及世事沧桑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首联以“病夫生事只山林”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虚弱无力的自嘲与无奈。这里的“病夫”不仅是指自己的身体,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山林”则代表着一种远离尘世纷扰的隐居生活。整句诗通过“病夫”与“山林”两个关键词,巧妙地勾勒出了一幅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纷争、回归自然的隐逸生活的画面。

颔联“竹树秋来幸郁森,花露滴枝晨细细,洞云垂地昼阴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象。这里,诗人以“竹树”、“花露”、“洞云”等元素为媒介,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宁静祥和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滴枝晨细细”、“垂地昼阴阴”等形象生动的描绘,又使得这些景象显得更加立体鲜活,仿佛可以听到树叶与露珠轻触的声音,感受到阳光洒落的温暖,体会到大自然的气息。

颈联“时移妙达循环理,岁晏偏增伏枕心。”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这两句诗通过对“时移”和“岁晏”的描写,揭示了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换之中,无论是季节的更迭还是生命的流逝,都无法抗拒自然规律的制约。同时,“偏增伏枕心”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面对这种无常时所感到的焦虑与不安。他可能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恶化,也可能担忧自己在年老体衰后无法适应这种变化。

尾联“夜漏渐长愁不寐,更堪江渚拂清砧。”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难以入睡时的孤独与忧愁。这里的“夜漏渐长”指的是夜深人静之时,而“清砧”则是一种古代乐器,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诗人在这里借“江渚拂清砧”的景象,暗示了他在思念远方亲人的同时,也在感叹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抒发内心情感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岁月流逝以及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和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