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关东下古秦墟,结屋临关河作渠。
地胜时时占贵气,家贫事事即山居。
避人几榻云长宿,悟道庭阶草不除。
两世渥恩那易报,览图空忆卧龙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崇关东下古秦墟,结屋临关河作渠。
地胜时时占贵气,家贫事事即山居。
避人几榻云长宿,悟道庭阶草不除。
两世渥恩那易报,览图空忆卧龙庐。

  1. 崇关东下古秦墟,结屋临关河作渠。
    注释:在崇关的东面,是古代的秦国遗址,我在这里建了房子,靠近黄河和关隘。
    赏析:首联描绘了诗人在崇关东面,靠近秦国遗址的地方建造房屋,并利用地理优势,靠近黄河和关隘。这既显示了诗人对地理优势的利用,也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2. 地胜时时占贵气,家贫事事即山居。
    注释:这里地势优越,常常能够感受到高贵的气息;尽管家庭贫穷,但我却总是过着山居的生活。
    赏析: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地胜”意味着这里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而”占贵气”则表达了诗人对尊贵气息的感知和欣赏。”家贫”与”山居”则揭示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

  3. 避人几榻云长宿,悟道庭阶草不除。
    注释:我避开人群,我的床榻上常年有云雾,我从庭院中的草木中领悟到道理,不去除掉它们。
    赏析:此联进一步展示了诗人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避人”反映了诗人与世隔绝的倾向,而”云长宿”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最后两句则通过”悟道”和”庭阶草不除”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实践。

  4. 两世渥恩那易报,览图空忆卧龙庐。
    注释:我两次受到朝廷的厚恩,怎能回报呢?只是看着画像怀念诸葛亮的隐居之所。
    赏析:尾联则是诗人的一种感慨,他感叹自己虽然受到过朝廷的厚赏,但这种恩情是难以用语言来报答的。同时,他也通过回顾诸葛亮的事迹,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他的志向、性格和人生态度。诗人不仅关注自己的物质需求,更重视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