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多悲风,白日广川阴。
惊沙蔽天地,方舟犹滞淫。
踯躅将安适,曳履援鸣琴。
一为清商曲,灌木俱悲吟。
知音一以隔,离思故难任。
在近多遗远,日月易浮沉。
伊余岁寒契,莫忘初别心。
愿言厉高羽,千载垂词林。
瑶华倘可嗣,引领伊川浔。
注释:
春暮将赴汝南广川舟中寄怀京邑诸游好三首 其三
黄河多悲风,白日广川阴。
惊沙蔽天地,方舟犹滞淫。
踯躅将安适,曳履援鸣琴。
一为清商曲,灌木俱悲吟。
知音一以隔,离思故难任。
在近多遗远,日月易浮沉。
伊余岁寒契,莫忘初别心。
愿言厉高羽,千载垂词林。
瑶华倘可嗣,引领伊川浔。
赏析:
这是《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黄河多悲风,白日广川阴。”直接点明了诗人当时所在的地理环境。黄河边,白日无光,显得阴沉恐怖。这两句诗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气氛基调。
第三句“惊沙蔽天地,方舟犹滞淫。”写诗人看到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惊恐和不安。惊沙遮天蔽地,使得诗人无法看清前方的道路;而船只仍在河中滞留不前,也让人感到无奈和失望。这一句诗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悲剧色彩。
诗人用“踯躅将安适,曳履援鸣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想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度过这段时光,又不忍心离开这片他熟悉的土地。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复杂和痛苦。
接下来的“一为清商曲,灌木俱悲吟。”则是对前面诗句的补充和扩展。诗人通过描绘周围的环境,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他认为,既然已经找到了一种可以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清商曲),那么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他也期望自己的诗歌能够像灌木一样茁壮成长,成为后世的瑰宝。
“知音一以隔,离思故难任。”这句诗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的感慨和抒发。他知道,由于种种原因(如距离、时间等),他与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已经不再能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地交流思想了。这使得他的心中充满了失落感和孤独感。同时,这也使得他对过去的美好时光难以忘怀,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思念之情。
“在近多遗远,日月易浮沉。”这句诗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和展望。他认为,虽然自己在当下的生活还算安稳(因为远离了战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如日月更替),他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他希望能够保持初心,坚守信念,不被外界所动摇。
“伊余岁寒契,莫忘初别心。”这句诗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提醒和告诫。他在诗中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和珍贵性。他认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如岁寒),都不能忘记彼此之间的情谊(初别心)。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最后两句“愿言厉高羽,千载垂词林。”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祝愿和期许。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像高飞的鸟儿一样自由和快乐(厉高羽),同时也能够在文学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和成就(垂词林)。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期待,也是对整个时代的呼唤和号召。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如岁寒契),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的追求(如垂词林)。这些都反映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