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金台别,依依玉树柯。
鸣琴悽蜀调,把酒醉燕歌。
晓骑停杨柳,春衣换薜萝。
回车赤岸近,卧阁白云多。
月度峨嵋夜,花飞锦水波。
著书藏小酉,种药满中阿。
风物三巴尽,蓬蒿二仲过。
他时登海峤,莫惜示羊何。

【注释】

金台:指汉唐时成都附近的金堂县(今属四川省)一带,是兄弟分别之地。

依依玉树柯:语出《诗经•小雅》“杨柳依依”句,比喻弟行远去,兄心依依不舍之情。

蜀调:泛指四川的乐曲。

晓骑停杨柳:即晓骑杨柳边,谓送别时在杨柳边停车休息。

春衣换薜萝:“薛”通“薜”,一种植物。薜萝指草野间生长的青草。

回车赤岸近:指回到成都后,路经赤崖山附近。赤崖山,在今四川省彭山县南。

卧阁白云多:指在成都府治中心里阁上看到的白云。

峨嵋:山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峨眉山上有著名的乐山大佛。

著书:写诗作文。

种药:种植药物。中阿:中阿县,在今四川省中江县。

三巴:巴郡、巴西、巴东的合称,指今四川东部一带地区。

蓬蒿二仲过:指作者兄弟二人已到成都。蓬蒿,草本植物,这里借指故乡。二仲,指作者的两个弟弟。

海峤:海边高山,指广东沿海的五岭山脉。

羊何:即羊何之,指作者的兄弟张省甫。

【赏析】

此为诗人送别兄长而作。

首联起笔不凡。“兄弟金台别”,“金台”,即成都附近的金堂县,是兄弟分别之地。诗人以“金台别”点题,同时用“金台”两字暗含着兄弟离别的背景。“依依玉树柯”,用李膺故事。东汉时著名清官李膺多次被诬陷,他每次被捕入狱,都有一位叫郭玉的学生前去探视,并为之辩护。郭玉后来成为太学博士,当了谏议大夫。“依依玉树”,喻指郭氏兄弟。“柯”,树的枝干,这里用来比喻李膺的弟子们。“依依”,形容兄弟情深,难舍难分。

颔联“鸣琴凄蜀调,把酒醉燕歌”。蜀调是四川地方的曲调,这里指成都的曲子,因为成都地处西陲,音乐风格受西域影响而具有异域色彩;“把酒醉燕歌”则写出兄长送别时的情态,表现出对兄长的依恋之情。

颈联“晓骑停杨柳,春衣换薜萝”。“杨柳”、“薜萝”都与春天有关,“晓骑”和“春衣”则写出了送别的时间是在春天。“杨柳”和“薜萝”都是诗人所喜爱的,所以在这里它们也带有诗人的感情色彩。

尾联“回车赤岸近,卧阁白云多”。“赤岸”是指赤崖山。“赤崖山”位于今天的四川省彭山县南,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卧阁白云多”描绘了诗人自己身处异地,却依然思念家乡的情景。“赤岸”、“白云”都是诗人所熟悉的地名或景物,因此在这里也带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以“同张省甫送乃兄山人还蜀”作为题目,实际上写的是诗人兄弟离别的情景。全诗以兄弟的离别为主题,通过描写离别前的各种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