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当年远世寰,绝嚣尘处作玄关。
森森祗树环方丈,寂寂珠林抱水湾。
金磬不鸣清梵静,白云自伴老僧闲。
夕阳杖锡门人远,遥听钟声隐约间。

车溪

释子当年远世寰,绝嚣尘处作玄关。

森森祗树环方丈,寂寂珠林抱水湾。

金磬不鸣清梵静,白云自伴老僧闲。

夕阳杖锡门人远,遥听钟声隐约间。

注释:

  1. “释子”指僧人。“当年”指过去的时光。
  2. “远世寰”意味着远离红尘世界。
  3. “绝嚣尘处”意为远离喧嚣的地方。“作玄关”即作为修行的门户或起点。
  4. “森森”形容树木茂密的样子。
  5. “方丈”在佛教中指的是寺庙中的方形房间,这里指代寺院的一部分。
  6. “珠林”比喻寺院周围的环境,像珍珠一样珍贵美丽。
  7. “清梵静”形容佛寺里的宁静氛围。
  8. “白云”指天空中飘浮的云彩,这里用来象征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9. “老僧”指年纪较大的僧人。
  10. “仗锡”(zhàng xī)是僧人行走时手持的锡杖,这里指僧人行走。
  11. “门人”即弟子、学生。
  12. “遥听”表示从远处可以听到。
  13. “钟声”是寺庙中的钟响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远离尘嚣的佛寺景象以及其宁静的氛围。诗人以第一句开篇,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的追忆,以及对远离世俗纷扰的向往,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佛寺的环境,如高大茂密的树木、清净而幽深的寺院空间、周围美丽的自然景观等,通过这些细节,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份宁静祥和。

在后几句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赞美之情。通过“金磬不鸣清梵静”、“白云自伴老僧闲”,展现了佛寺内部环境的寂静与和谐。同时,通过“夕阳杖锡门人远,遥听钟声隐约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弟子们的思念之情,以及在遥远的地方也能听到悠扬钟声的欣慰与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不仅描绘出一幅宁静美好的佛寺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向往,充满了禅意与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