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千里驹,曲曲九折坂。
默默盐车重,望望山路远。
垂垂毛尾疏,落落谁推挽。
日与鞭策邻,敢辞筋力蹇。
不遇九方皋,悠悠岁年晚。
【注释】
①皎皎千里驹:骏马名。②九折坂:《诗经·小雅》“我行其野,芃芃棫朴”,毛传:“山名也。”《史记·魏世家》:“(魏文侯)与大夫期行市,霸告曰:‘子贱去,则寡君窃为子故,失官之位’”。《汉书·艺文志》:“九方皋举于牧羊,宋人举于田家,国人举于市”。后遂以“举”为荐举之意。③默默:指车重。盐车即盐卤车,载重物。④落落:形容马貌不扬而气宇轩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望见操军,言步卒八万人,步兵一万余人。操大惊,上马骑,引满弓射之。陵步走未及一里,操弓矢如电,应弦而倒。天明,汉军不知敌多少,但闻人马声,相视而走。骑乃得过战士遗甲盾。前至平城,时兵不满百,得来还,以报汉王。汉王大惊,曰:‘吾知陵迟死,而不知陵能复生也!”
⑤鞭策:鞭策是古代的一种农用畜力车。⑥九方皋:春秋时的贤人,相传他曾向秦穆公推荐一匹骏马,结果却是一匹癞蛤蟆。后来有人向他解释说:“你看见的是马的筋骨,而没看见马的精神啊。”⑦悠悠:漫长的样子。⑧“日与”句:意谓马在鞭笞下终日奔走,筋疲力尽。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战马的诗。诗中通过赞美千里驹的英姿和勇往直前的劲节,抒发了对将士们的赞颂。全诗语言朴素,意境雄浑,气势豪迈,充分体现了边塞诗的特色。
首句写千里马的威猛神采;次句写山路崎岖;三、四句写马负重而行,长途跋涉;五、六句写马的奋不顾身;最后一句写马虽劳顿但仍勇往直前。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雄壮,表达了作者对士兵的赞美和对战争的看法,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这首诗采用比兴手法,先从马写起,托物讽人,寄慨遥深。诗中“不遇九方皋,悠悠岁年晚”一句,既是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俗语的概括,又是对那些不识真才、庸碌无为者的最好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