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惨惨,风萧萧,虎皮蒙马尾缠腰。
黄河赤羽夜半膳,层冰叠作千夫桥。
蹻腾噬贼孤城下,狼烟猎猎侵寒霄。
两县四顾无健儿,壮哉二令鼓战频。
食尽力穷无奈何,义气奋激冲丹田。
丈夫有死在得所,岂必裹尸归远边。
肢肉脔喋血如水,瞋目抉裂骂不已。
君不见上蔡人思霍父母,谁道包瓜本无杞。
百年春雨老耕犁,儿童识得王平西。
愧他奔窜终亦死,臭腐自等醯中鸡。
更无妻子问,向死复何恨。
本为王家生,亦为王家卒。
睢州去何远,张许惊再出。
莫说死何益,莫说生更好。
生死源头梦一场,秋露泠泠原上草。
君不见颜杲卿,史官有传名兼收。
赠官荫子殊恩录,莫作怨鬼丘园啾。
【注释】
云惨惨:形容天色阴沉。
夜半膳:指在夜间吃饭时被杀。
千夫桥:形容桥梁极多,如同千夫负重。
蹻腾:跳腾。噬贼:吞食敌人。孤城下:孤立无援的战地。
狼烟猎猎侵寒霄:形容战事紧急,烟雾弥漫,寒冷刺骨。
两县:指睢阳、临淮二县。四顾无健儿:指两县都找不到有胆量的人。
壮哉:多么英勇。二令:两位主帅。鼓战频:指挥作战频繁。
食尽力穷:粮食吃完了,力量用尽了。无奈:没有办法。
义气:正义之气。愤激:愤慨激昂。冲丹田:《庄子·大宗师》中说:“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这里借指胸中激奋。
丈夫:指将士们。死得其所:死得光荣,死得有意义。得所:有所安息。
包瓜:即包拯。他曾任天长县知县,后任大理寺丞,以廉洁闻名。本无杞:比喻没有后嗣。杞是树名,比喻后代。
百年春雨老耕犁,儿童识得王平西:王平西,王昌龄的字,唐代著名诗人。这里说他虽然死去,但人们还能记得他的名字和功绩。
愧他奔窜终亦死,臭腐自等醯中鸡:意思是说,我虽然逃窜而死,但死后也能得到人们的尊敬。醯中鸡,醯是醋,醯中的鸡肉已经腐烂,但仍能被人食用。
更无妻子问,向死复何恨!本为王家生,亦为王家卒:意思是说,我出生为王家的一员,死后也归葬于王家墓地。
睢州去何远,张许惊再出:睢州和临淮相距遥远,张巡和许远又从远处赶来救援。
生死源头梦一场:意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大梦,生死都是由命运安排的,不可强求。
秋露泠泠原上草:意思是说,秋天的原野上,露水晶莹剔透,草木凋零。
君不见颜杲卿,史官有传名兼收:意思是说,你不见颜杲卿被杀害后,他的事迹被史官记载并流传至今。
赠官荫子殊恩录:意思是说,他被赐封官位,并荫庇子孙,享有特殊的恩惠。
莫作怨鬼丘园啾:意思是说,你不要因为死了而怨恨苍天,也不要因为活着而被世人嘲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临淮抗击安禄山叛军时的绝命诗,表达了作者对死亡无畏的态度以及他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忠诚情怀。
全诗以“吊忠行”为题,共八句,每句都是对临淮之战中英勇将士的赞颂与歌颂。首句描写了战场的阴森气氛;第二句描绘了战士们在夜晚的艰苦战斗;第三句则表现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的勇猛无畏;第四句则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第五句则表达了人们对英雄们的敬仰之情;第六句则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第七句则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怀念之情;最后一句则总结了整个诗歌的主题。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有力,富有感染力,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临淮之战的英雄气概和英勇精神。同时,这首诗还通过对生死问题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深受读者喜爱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