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船逆水正趋北,开窗放山却忆南。
排排列戟见崷崒,个个堆螺披黯参。
南人与山自为伍,北地忽见成癖耽。
吊古感慨访故事,惯路剧谈沣沛间。
蜿蜒上腾作王气,清淑下结钟龙颜。
白晢亭长一剑士,胡敢抉睫窥函关。
秪缘项益嬴氏毒,顿教约法能胜残。
鸿门示玦过鸟道,平城脱马蹲虎崟。
遂鹿翼明画犄角,大业立就亡艰难。
衣锦昼行话乡曲,放歌树石深深镵。
几欲磨苔认蝌蚪,便觉笔底波澜翻。
谁里无桑更无梓,白头竟未图生还。
白头竟未图生还。
【注释】
沣沛: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为古代关中地区重要交通要道。
过沣沛:即《过故沣京》诗。
刺船(shī chuán):古代官署、官府的船。逆水正趋北:指官署船只顺渭水而进,正向北行。
崷崒(zhuì zú):高峻的山峰。
排:指排成一行的兵器。
堆螺:形容山势重叠。
“项益”四句:言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废除了封建割据的局面,使天下一统。
鸿门:古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
平城:古地名,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旧都。
遂鹿:古地名,在今甘肃天水县东南,是汉初刘邦与项羽争天下的地方。
衣锦昼行:比喻显贵。一说指汉高祖刘邦称帝后,穿着锦绣衣服,大摇大摆地走在大街上。
几欲磨苔认蝌蚪:形容时间久远,苔藓长满,蝌蚪也难以辨认了。
谁里无桑更无梓:谁说没有桑树和梓树呢?意即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
白头竟未图生还:意谓人到老年,仍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此诗写诗人游览咸阳故址时的感想。开头二句写诗人乘船逆水而行,一路欣赏着西北山川的壮丽景色。三、四句写诗人从窗子里望出去,看到群山叠嶂,想到家乡。五、六句写诗人来到咸阳附近,看到咸阳一带地势险峻,不禁想起了秦国统一六国时所建的雄伟的宫殿和坚固的城池。接着写诗人在咸阳附近的故都遗址上感慨万分。八、九句写诗人在这里听到了许多关于秦朝统一天下的传说故事。十、十一句写诗人在这里看到很多秦汉时代留下来的遗迹,并听人们谈论这些遗迹。十二、十三句写诗人在这里看到了许多秦汉时代的人物。十四、十五句写诗人在这里听说了很多秦始皇的故事。十六、十七、十八句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废除了封建割据的局面,使天下一统。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句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三次东出函谷关,五次出临武关,并派蒙恬率三十万军队北伐匈奴。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句写秦始皇在咸阳建造阿房宫,修建陵墓。三十、三十一、三十三、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句写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对百姓实行严酷的统治,以致天下人民怨恨不已。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咸阳故址游览,看到这里有许多秦汉时代的遗迹,听到人们对秦始皇的评价很高,但诗人却感叹自己未能像秦始皇那样统一天下,一生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全诗以秦代历史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秦亡汉兴的深切感受及个人身世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