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契丹画菽与桑,寒足为衣饥为粮。
郑广文画松与柏,铁骨棱棱雪霜魄。
何如更画椿与萱,冰绡一幅天根全。
青柯八百未云老,丹花岁岁儿孙联。
海波扬尘话长喙,垂垂景莫日方曙。
饥寒无恙雪霜丝,孝子有心难得绘。
这首诗是杨契丹为胡全之创作的《椿萱图》。
诗句释义:
- 杨契丹画菽与桑,寒足为衣饥为粮 - 描述了一幅画描绘了豆和桑树,用它们来制作衣物和食物以御寒御饥。
- 郑广文画松与柏,铁骨棱棱雪霜魄 - 另一幅画作描绘了松树和柏树,这些植物具有坚韧不拔的特质,像冰雪一样纯净。
- 何如更画椿与萱,冰绡一幅天根全 - 接着诗人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不是画出椿树和萱草呢?这暗示了作者认为椿木和萱草更有代表性、意义深远。
- 青柯八百未云老,丹花岁岁儿孙联 - 接下来描述了一幅画中青柯和丹花的景象,青柯象征着长久的青春,而丹花则象征子孙连绵不断。
- 海波扬尘话长喙,垂垂景莫日方曙 - 这里通过海波和尘埃的画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太阳升起的景象。
- 饥寒无恙雪霜丝,孝子有心难得绘 - 最后一句强调了孝顺子女的不易,他们即使在饥饿寒冷的环境中也毫不动摇,这使得他们的画像更加难得和珍贵。
译文:
杨契丹绘制了豆和桑的图像,以它们作为衣物和食物;郑广文绘制了松树和柏树,展现了它们的坚韧和纯洁。相比之下,我们为什么不绘制椿树和萱草呢?它们象征着天地的根本和生命的延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杨契丹和郑广文画作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对自然景象的深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使用了“寒足”和“饥为粮”等形象生动的词汇来形容生活中的困苦,但同时这些困苦并未使他们放弃生活,反而激发出了他们顽强的生命力。此外,诗中的“孝子有心难得绘”反映了对孝顺精神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家庭伦理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厚,充满了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