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荡晴江,夜雨落梧叶。
南坡有高人,孤亭占清绝。
看竹孰主宾,问月几圆缺。
泉池三伏冰,花砌五更雪。
独抱栽培心,造化论工拙。
【注释】
环翠亭:指环翠亭中的景致。
卷:这里用来形容景色的优美。
春风吹拂,晴江波光荡漾;夜来细雨洒落,梧叶声声滴答。
南坡:即南山,指高峻险要的山岭。
高人:隐士或高才之士。
清绝:清幽绝俗。
看竹:欣赏竹子。
孰主宾?:谁为主人,谁是客人。
问月:赏月。
几圆缺?:月亮有多少次圆满。
泉池三伏(fú)冰,花砌五更雪:三伏天泉水成冰,五更时花瓣上落满雪花。
独抱栽培心,造化论工拙:只抱定培育人才之心,认为造物者对万物的安排有优劣之分。
【赏析】
此诗写诗人登环翠亭观览四周风光,并抒发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联“春风荡晴江,夜雨落梧叶”两句,是诗人在环翠亭中观览四周景色而发出的感叹。春风轻拂着晴空朗照的江面,夜来细雨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这两句描写了环翠亭周围的自然环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颔联“南坡有高人,孤亭占清绝”,描绘了环翠亭周围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颈联“看竹孰主宾?问月几圆缺?”则是诗人面对自然景色而产生的思考。竹子的主人是谁?月亮又有多少次圆缺呢?这两句诗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尾联“泉池三伏冰,花砌五更雪”,则更是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无论是三伏天的泉水结冰,还是五更时的花瓣上积雪,都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