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壁画伊谁始,观者但言吴道子。
即觉万仞跃空间,敛神对之尺有咫。
奔势疑将裂壁飞,夜夜殷涛撼双耳。
落月斜窥冷欲翻,俄听霜钟曙初起。
天女时披无缝衣,抱香独自愁沾履。
连云城阙早风烟,黄河故道久迁徙。
有唐以后历物多,终朝如在簸淘里。
眼看长川去不回,澹澹一杯来何已。
【注释】
吴道子:唐代画家,以画佛著称。观者但言:指观看的人只是评论吴道子的画法。即觉万仞跃空间:感觉画中山峰高耸入云。万仞:形容山峰极高。尺有咫:比喻其距离极近。咫: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尺约合八咫,这里指一丈。奔势疑将裂壁飞:画中的水流仿佛要从壁上飞出去。夜夜殷涛撼双耳:夜里听着水声像雷鸣般震撼人的心灵。殷:洪大的样子。落月斜窥冷欲翻:月光斜照进来,照在画作上,让人感到寒冷。落月:月亮落下的景象。寒欲翻:感觉寒气袭人,好像要翻起来一样。俄听霜钟曙初起:忽然听到寺庙的钟声,天色已经微明。俄:忽然,突然。霜钟:寺庙里晚上敲的报时用的钟。曙:天亮的时候。天女时披无缝衣,抱香独自愁沾履;天上仙女时常穿着没有缝的衣服(指画上的山水),独自抱着香气(指颜料)站在那里。天女:仙女。时披无缝衣:随时穿着没有缝隙的衣服,这里用来形容画上的山石、树木栩栩如生。抱香独自愁沾履:抱着香气站在那里,似乎在为画上的景色担忧。愁沾履:担心脚下的鞋子会沾到画上的泥土或颜料而弄脏。
连云城阙早风烟:连绵的云彩笼罩着高大的城楼和宫殿。连云:连绵不断。城阙:城墙。早风烟:早晨就有云雾缭绕。黄河故道久迁徙:黄河的旧河道一直在迁移。有唐以后历物多:有唐朝以来经历的事情很多。终朝如在簸淘里:整天就像在簸箕中一样,不停地转动。比喻世事纷繁复杂,像在不停地转圈,无法摆脱。
眼看长川去不回:眼看着这条江河流远了,却回不到原来的地方。眼看:直视,正视。长川:长的河流。去不回:流远了,再也回不到原来的地方。澹澹一杯来何已:水面上的酒波荡漾得多么清浅啊,一杯酒喝完了,它又回来了吗?澹澹:清澈的样子。一杯:比喻酒的量不多。已:结束,完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名胜古迹的七言绝句。诗人对吴道子画的水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赞美他的神笔妙手,并抒发了自己对此景此境的感受。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写情,情与景融。
首联“寺中观吴道子画水,千年壁画伊谁始?”诗人登上寺庙,观赏吴道子所绘的水景,感叹这幅水图已有千年的历史。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之一,他画的山水画被称为“吴家样”。这两句诗既交代了观画的时间、地点、人物,又写出了观画的心情。
颔联“即觉万仞跃空间,敛神对之尺有咫。”诗人站在画面前,只觉得眼前的画中山峰似乎从空中跃起,离自己只有几尺远。这句诗写出了诗人站在画前的感受,也写出了画中山水的高峻、险峻、奇特、神奇等特点。
颈联“奔势疑将裂壁飞,夜夜殷涛撼双耳。”诗人看到画中的流水奔腾不息,似乎要从壁上飞出。这一句进一步写出了画中水流的高峻、险峻、奇特、神奇的特点。同时,诗人还感觉到夜晚的河水在轰鸣,仿佛要把人的耳朵震聋一般。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在观画过程中的感受和想象。
诗人转向观画后的感受:“落月斜窥冷欲翻,俄听霜钟曙初起。”诗人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刚刚落下,寒意逼人,好像要被风吹翻一样。忽然听到寺庙里的钟声响起,天渐渐放亮。这一句诗人表达了观画后的感慨和思考。
尾联“天女时披无缝衣,抱香独自愁沾履。”诗人想象天空的仙女们时常穿着没有缝的衣服(指画上的山石、树木),独自抱着香气站在那里,似乎在为画中的景色担忧。这一句诗人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诗人总结全文:“连云城阙早风烟,黄河故道久迁徙。有唐以后历物多,终朝如在簸淘里。”诗人感叹连云城的城阙、黄河的古道早已消失,只剩下千年的壁画还在。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对吴道子画中的水景进行描写和抒情,赞美了吴道子绘画技艺的高超和神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观画后的感受和思考。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