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猎秋髭霜满颧,未行先已挂秦烟。
无人能识骑牛气,有字须题落雁巅。
儒眼尽他酣百二,客身总不入三千。
归来莫道囊如洗,定有雍州帖一船。
诗句解释及译文:
- 猎猎秋髭霜满颧,未行先已挂秦烟:
- 猎猎秋髭:描述秋天的风中,胡须像旗帜一样飘扬。
- 霜满颧:脸颊上覆盖着一层白色的霜。
- 未行先已挂秦烟:即使还没有出发,就已经像是置身于秦地的烟雾之中。
- 秦地:古地名,这里代指关中地区。
- 无人能识骑牛气,有字须题落雁巅:
- 无人能识骑牛气:没有人能够理解那股从远方而来的、如牛般强壮的气质。
- 有字须题落雁巅:在高处,如大雁的栖息之地,可以留下自己的字迹。
- 落雁巅:形容高远或难以企及的地方。
- 儒眼尽他酣百二,客身总不入三千:
- 儒眼尽他酣百二:儒者的眼光足以洞察世间百态的复杂和深邃,如同饮酒至半醉的状态。
- 客身总不入三千:即使是旅人,也难以达到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 三千里路:常用来形容遥远或难以到达的地方。
- 归来莫道囊如洗,定有雍州帖一船:
- 归来莫道囊如洗:当您回来时,不要以为您的行李已经清空了,因为还会有雍州的文书需要运送。
- 定有雍州帖一船:肯定有雍州的文书需要运送到船上,这里的“雍州”指的是当时的一个行政区域,而“帖”则是指书信或者文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旅途景象和个人感受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感慨之情。诗中的“猎猎秋髭”、“未行先已挂秦烟”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儒眼尽他酣百二,客身总不入三千”则表达了对友人超脱世俗、独立于世的赞美;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归来后可能面临的公务繁忙的预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独特理解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