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亦无如方割何,山龙好与定颠波。
李寻贾让岂无策,瓠子宣房各有歌。
天老授书当济洛,支祁乞命保淮涡。
倘闲好作河渠志,彩笔玄圭总不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再结合全诗的主题思想进行归纳概括。此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赏析,注意要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帝亦无如方割何,山龙好与定颠波”的意思是:陛下也没有办法阻止洪水泛滥啊!只有像山龙那样能定住水势,使大水不再翻滚。“李寻贾让岂无策,瓠子宣房各有歌”的意思是:李冰(寻)和贾(让)的治水之策难道是没有的?但都只是修了堤防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天老授书当济洛,支祁乞命保淮涡”的意思是:上天授给我治理黄河的书籍,我就要帮助黄河渡过黄河;河神支祁向我求助,我就保护它渡过淮河。“倘闲好作河渠志,彩笔玄圭总不磨”的意思是:假如有机会做一篇河渠志,我一定不会磨掉它的。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答案】
译文:
皇帝也没有办法阻止洪水泛滥啊!只有像山龙那样能定住水势,使大水不再翻滚。李冰(寻)和贾(让)的治水之策难道是
没有的?但都只是修了堤防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上天授给我治理黄河的书籍,我就要帮助黄河渡过黄河;河神支祁向
我求助,我就保护它渡过淮河。假如有机会做一篇河渠志,我一定不会磨掉它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张玉笥治河功绩的七言律诗。首联写治河使者张玉笥在治水问题上,面对滔滔洪水无能为力,只得寄希望于
神灵来拯救。颔联承上启下,点出“禹决汉水,淮济入河”这一千古传诵的业绩,同时暗寓诗人对张玉笥治水功绩的赞美之情。颈联承
用《左传》中鲁隐公为堵黄河决口的故事,赞扬张玉笥的治河策略。尾联则直接表明自己的愿望,即如果张玉笥能写出一部《河渠志》,那
么他的文才就永远不会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