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能夜梦鬼朝歌,其奈公超作雾何。
骨鲠鱼头称参政,眼光牛背耐修罗。
终南自放三彭走,京兆岂容五日多。
归去支公亭上望,莫将霄鹤羡笼鹅。
【注释】
- 帝:皇帝,此指唐玄宗。2. 夜梦鬼朝歌:唐代诗人李贺诗《致酒行》有“夜梦青天上,朝歌入云端”之句,意指梦中到天堂去。3. 奈:奈何,如何。4. 骨鲠(gěng)鱼头称参政:比喻能直言敢谏的人。5. 眼光牛背耐修罗:指眼光如牛般锐利,能够忍受艰难的考验,像战士一样勇往直前。6. 终南自放三彭走,京兆岂容五日多:终南山是道教名山,相传黄帝曾居于此;三彭是指传说中的古代部落首领伯夷、叔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7. 支公亭:古迹,在苏州虎丘山。8. 霄鹤:比喻隐士。9. 笼鹅:用网捕捉鹅。
【赏析】
本诗以诙谐的笔调赞扬文长洲相国(李珏),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开头两句“帝能夜梦鬼朝歌,其奈公超作雾何”,说如果皇帝能梦见天堂里朝拜神仙,那就更不能容忍他升迁做宰相了!这一句用了李白《将进酒》的成句“与尔同销万古愁”,“朝歌”“仙人”都是天上人间的乐土,“鬼朝歌”是说皇帝想升仙上天去。“其奈公超作雾何”,意思是说,你李相国升官后会蒙受更多的灾难,就像云雾遮天,难以分辨方向一样。
第三句“骨鲠鱼头称参政”。这一句是用李珏的字来写他的为人。李珏为人正直,不畏强权,敢于直言上书批评当权的宦官,被贬为荆州长史,后又被贬为岳州司马,但他始终不改初衷。这里说他是“骨鲠”,就是形容他有骨头,有气节,有胆量,有骨气。而这种骨气,就像大鱼头一样,锋利无比。
第四句“眼光牛背耐修罗”。这一句用李珏的眼睛和脊背来形容他的坚毅不屈的性格。李珏为人刚正不阿,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他曾经在一次宴会上对一位大臣说:“我不怕你,你却怕我。”那位大臣吓得脸色都变了。
第五句“终南自放三彭走,京兆岂容五日多”,这是对李珏人格的一种赞美,也表明了李珏的胸怀宽广以及他对朝廷政治腐败的不满。李珏曾经在《送李中丞赴镇西幕》一诗中写到:“平生志气冲斗牛,肯向人间伏事流!”这里的“自放三彭”就是指他不受世俗的羁绊,坚持正义。
最后两句“归去支公亭上望,莫将霄鹤羡笼鹅”,是说李珏一旦离开长安回到家乡,就不用再受到那些奸佞小人的欺侮了。这里用张翰(字季鹰)、孟嘉(字万年)的故事来比喻李珏。据说东汉末年,有个名叫张翰的人厌倦了官场的生活,就辞官回乡了。他听说洛阳的菜很好吃,就买了几把蔬菜带上,到了家乡一看,发现家乡的菜更好吃,于是就决定不再回洛阳去了。另一个故事是东汉末年,有个叫孟嘉的人因母亲去世回家奔丧,路过吴郡时,天气突然变了,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这时,有一个卖酒的老板看见他来了,就请他进屋避雨,并拿出酒来招待他。孟嘉喝得烂醉,然后告诉老板自己要赶回去奔丧,老板劝他说:“你不是要去参加丧礼吗?怎么又回来了呢?”孟嘉说:“天下这么大,我怎么会知道哪里的葬礼最重要呢?”说完,就骑上驴子走了。后来,这个卖酒的老人感叹道:“刚才这位孟嘉真是个贤德之人啊!”这里用来借指李珏在官场上的遭遇。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语气赞扬了李珏的才华和人品,表达了作者对他深深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