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颠颠尽纸鸢,自将沉定守驴肩。
山云偶避韩明府,野火岂知焦孝然。
早悟红尘能变发,莫言金马坐成仙。
花花绮绮春前兴,渐可扬州梦十年。
茌平马上大风
大约颠颠尽纸鸢,自将沉
大约颠颠尽纸鸢,自将沉定守驴肩。
山云偶避韩明府,野火岂知焦孝然。
早悟红尘能变发,莫言金马坐成仙。
花花绮绮春前兴,渐可扬州梦十年。
茌平马上大风
大约颠颠尽纸鸢,自将沉
【解析】 此诗为题画诗,作者在湘湖泛舟时,看到一幅画,即兴吟咏,抒发了观画有感之情。前四句为全诗的序语,点明题咏的画是一幅“鸬鹚梦”,后三句写画中人物、景物与作者自己的关系,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自己对画作的看法。 “叫破鸬鹚梦”:鸬鹚,一种水鸟,生活在湖泊、江河等处。这里用“叫破”形容鸬鹚梦中的叫声非常动听,使人听了如入梦境一般。“粗吟与细呼”:指画中的鸬鹚鸣叫不止,声音粗而长。“柔风扶病橹”
【诗句释义】 1. 到顶知山大,他家尽小巫:登上峰顶才知道山是多么高大,而其他的小山就显得矮小了。 2. 试看烟似篆,应予号为炉:试着看烟雾像篆刻一样排列,应该称它为“香炉”。 3. 摩诘室安否,稽康书有无:请问摩诘(即王维)的居室还好吗?稽康的书还有吗? 4. 此原入画格,着我即成图:这原来是绘画中的佳品,我一画就成为一幅好画了。 【译文】 登高远望,才发现山峦叠嶂,巍峨壮观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同汉逸康侯步出灵鹫寺踞石饮流萧然自远 - 关键词: 逸康侯、步出、灵鹫寺、踞石饮流 注释:逸康侯可能指的是某个隐士或高僧。“步出”表示他走出了寺庙,而“灵鹫寺”是一座有名的佛寺。在石上坐着饮流(指喝水),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 2. 只是无他供,家常石一支 - 关键词: 无他供、家常石、一支 注释:这里的“无他供”意味着没有额外的供奉或礼物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游飞来峰 其一: - 未写亦槁子,连天云一团。 - “未写”意味着尚未被书写或描述;“亦槁子”可能指的是一种质朴无华的状态。 - “连天云一团”描绘了一种浩瀚无边的天空景象,云朵如同一团连绵不断的布料。 2. 花情如石冷,鸟语逼人酸: - 花情如石冷,鸟语逼人酸。 - 这里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感受:花朵的美丽似乎带有寒意(花情如石冷)
山行即事 桥影如长练,肥蛙侮瘦驹。 十山则一水,东佛而西屠。 竹倩云为客,花囚蝶作俘。 风传糟气好,幸有杖头蚨。 注释: 1. 桥影如长练:桥的影子像一条长长的绸带,形容桥的倒影很长,好像一条绸带一样。 2. 肥蛙侮瘦驹:肥大的青蛙欺负瘦弱的马。 3. 十山则一水:十个山头只有一条水流。 4. 东佛而西屠:佛教在东部,而屠夫在西部。 5. 竹倩云为客:竹影好像云彩一样悠闲自在。 6. 花囚蝶作俘
【注释】 1. 《再至飞来寺送孟处士》: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诗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叹。 2. 飞来寺: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畔。 3. 成小别:即指与友人分别。小别:离别。 4. 悲叹:悲伤叹息。 5. 召鹤僧持节:意思是说,这位僧人因为能够召唤仙鹤而受到尊敬,他手持旌节(一种古代官用的手杖)。 6. 埋花蝶:意思是说
诗句解释 1 习说又三载 - 这里“习说”可能指的是长时间学习或研究,而“三载”是古代对三年的称呼,意味着已经学习了三年的时间。 2. 逢人胆过头 - “逢人”可能是指遇见别人或者在社交场合,“胆过头”则形容一个人过于自信或者勇敢到超出常规的程度。 3. 衙官班屈宋 - “衙官”通常指官府中的小吏,“屈宋”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屈原和司马相如的并称,这里可能是指官员们在朝廷中地位崇高
领取空蒙意,丛林五月寒。 注释:领取着那朦胧的意境,在茂密的丛林中感受到五月的寒冷。 译文:我领取着那朦胧的意境,在茂密的丛林中感受到了五月的寒冷。 雨如椎博浪,石可枕邯郸。 注释:(雨)就像椎山一样猛烈,(石头)可以当作邯郸那样柔软舒适。 译文:雨水如椎山般猛烈,石头如同邯郸那般柔软舒适。 渐觉身非肉,傥由山是丹。 注释:逐渐觉得身体已经不属于血肉之躯了,或许这是因为山中有仙丹。 译文
行路不期到,抛鞭任钝驴。 雨戾唾花面,云勤顾鹊庐。 诗材资大猎,湖长奉新除。 稍俟双眸阔,关门即著书。 【注释】: 1. 行路:行走。 2. 抛鞭:丢掉马鞭。 3. 钝驴:指老牛。 4. 雨戾:雨水打湿。 5. 云勤:云彩勤奋地工作。 6. 诗材:做诗的材料。 7. 大猎:打猎。 8. 湖长:湖的长官。 9. 新除:新任职务。 10. 双眸阔:眼睛开阔。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湖长时
诗句译文: 闻之刘梦得,只此外何奇。 青得山无奈,白为云可知。 亲僧因佛面,刻竹是花诗。 道破真名字,西来第几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鹫峰的景色和与僧人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诗中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人通过对佛教故事的引用和解释,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注释】 丁卯:唐武宗会昌五年。奉使江西道:奉命出使江西。道:这里指地方长官的辖区,泛指道路。庐山:在今江西星子县南。 【赏析】 此诗为诗人奉诏出使江西时所作。诗人以游人的眼光写庐山,写出庐山之山高林密、云雾缭绕、风景奇特等特点;同时,诗人又以僧人的眼光写庐山,写出庐山虽山势险峻、林木茂盛,但又有“麋鹿”与“虎狼”相伴,有“慧远僧”和“柴桑门”相笑的意境,从而表现庐山之山高而深。全诗语言平易
【注释】 凭吊:凭藉吊唁,对死者的哀悼。 一队湖山十万师:指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十万师,指十万军队。湖山,指东吴的山水。 将军无日不衔卮(zhī):指周瑜每日饮酒,以酒解愁。卮,一种古代盛酒器。衔,含在嘴里不停地吃。 孙吴法:指兵法中的阵法。三国时孙吴善于使用奇兵,所以称兵法为孙吴法。 王谢姿:指东晋王羲之、谢安等名士风度和才学。 扬子水:指扬雄《太玄经》,扬雄是西汉末年的文学家
【解析】 本诗的注释如下:一时齐望子猷舟,地上人看百尺楼:意思是说,一时间都仰慕着谢安乘坐的小船。地上的人看着高楼上的谢安就像百尺高楼一样。齐望,仰视。子猷,谢安字。 千乘有书遮越绝,六州无铁似吴钩:意思是说,千乘之地有书可以阻止越地的入侵;六州没有钢铁像吴国宝剑一样锋利。千乘,指代国家。千乘有书,即千乘之地有书,表示国家强大。越绝,越地被阻,不能来犯。六州,泛指六国。吴钩,指吴国剑
茌平道中 长原浩浩畅如铺,可有培塿一个无。 剩欲千金购鸟语,堪将万马拟松呼。 灵文杜甫防葱肆,朝服王戎负酒垆。 徒尔风尘徒尔老,修人岂必胜侏儒。 注释:茌平道中:在茌平县的路上。茌平:今山东茌平县。 长原:长满野草的原野。浩浩:广阔无边的样子。畅如:像水一样顺畅。 培塿:小山丘。一个:一个也没有。 剩欲:想要。 鸟语:指鸟儿的叫声。 堪:能。 松呼:象声词,模拟松树的响声。 灵文:指杜甫的诗作
注释: 1. 渤海道中喜雨 是处呼天望启封,鬖鬖麦又渴于农。 不胜见弹求鸮炙,恰可倾瓶滴马鬃。 天代耕耘驱鸟象,地强河洛出龟龙。 堪名渤海随车雨,太守年来谁姓龚。 2. 译文: 在渤海道中喜迎雨水,人们纷纷呼唤天空以期待丰收。 小麦又渴于农事,却因雨而生欢喜。 无法满足的是对鸮鸟的射击,却恰好可以倾倒瓶子滴落在马鬃上。 天空代替耕种,驱赶鸟兽;大地强壮,河洛地区出产了龙和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文定公墓的凭吊之作。文定公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其一生与杜甫有密切关系,曾为杜甫作过许多诗文,如《赠郑十八功曹》、《奉使君到江陵》等就是。诗中对杜甫怀才不遇的遭遇深表同情,同时对杜甫的诗作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清才伟望冠前朝”,并称赞杜甫在政治斗争中能保持节操:“牛李猜嫌元似雪,玄黄战斗本如蜩。”这两句是说:当时牛李两党之争,如同冬天雪花飘飞一样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