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为寻春费百文,好春只合与山分。
柳丝娇织烟如锦,槐火光烧石有纹。
来入幕风桓氏客,不残花雨岳家军。
松呼泉咽皆天乐,世上爰居闻不闻。

【注释】

游西山 其二:游赏西山。为寻春费百文,好春只合与山分。柳丝娇织烟如锦,槐火光烧石有纹。来入幕风桓氏客,不残花雨岳家军。松呼泉咽皆天乐,世上爰居闻不闻。

【赏析】:

此诗为游西山而作。首二句说,游赏西山,也需花费不少金钱。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季节,人们往往喜欢去游赏它,所以游西山也要花许多钱。“好春”指春游,“只合”即应当,“山分”指春天的美景都应归结于西山。第三四句写西山景色。“柳丝”句用“柳丝”喻春意盎然的景象。“烟如锦”以锦缎比喻烟雾缭绕之景,极尽形容之能事。“槐火”两句写西山之景。“槐火”即槐树燃烧,这里暗指夕阳西下时,槐树叶子在余晖中燃烧的情景。“火烧”二字既写槐木燃烧,又写火烧一般红彤彤的晚霞映照在西山上,使整个西山呈现出一种瑰丽多姿的色彩,十分动人。“来入幕风桓氏客”,这是说,当游人来到山上的时候,阵阵山风吹动帷幔(指营帐),使人仿佛听到了桓氏军队号令的声音。桓氏是春秋时的晋国卿大夫,这里借代晋军。“不残花雨岳家军”则是说,当游人看到山下的花雨时,想到那些浴血奋战的岳家军(指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及其部队)就不会感到悲哀了。这两句通过想象,将游人在欣赏西山美景的同时,联想到了当年英勇抗战的民族英雄岳飞,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末两句写游人的心境。诗人站在山巅,放眼四望,只见山峦起伏,云雾弥漫。此时此刻,他不禁想起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问刘十九》一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在朋友面前豪爽地劝酒的场面。此时诗人面对眼前的美景,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于是发出由衷的感慨:“松呼泉咽皆天乐,世上爰居闻不闻?”这两句的意思是:在这美妙的山色和清幽的泉水中我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乐趣,但世人却很少能体会到这种乐趣,听到这种乐趣。这里的“松呼泉咽”是指松树和泉水互相呼应,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天乐”是指自然之美。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通过对西山景色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