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不下岭云蒸,欲识庐山竟未能。
料是加冠延汲黯,谁为发被写姜肱。
见龙无首庸非吉,食马至肝元不应。
要已相逢通半面,莫教胸本漏嘉陵。

注释:

  1. 望庐山云封其顶怅甚:看到庐山云雾缭绕,遮住了山顶,让人感到十分沮丧。
  2. 天风不下岭云蒸:天空中的风吹不动山岭间的云雾,反而让云雾更加浓密。
  3. 欲识庐山竟未能:想要真正认识庐山,却始终无法实现。
  4. 料是加冠延汲黯,谁为发被写姜肱:料想是像汲黯那样的人,才能在官场上取得成功;谁又能写出像姜肱那样的文章。
  5. 见龙无首庸非吉:见到一条没有头的龙,未必是好事。
  6. 食马至肝元不应:吃肉吃到肝脏,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7. 要已相逢通半面,莫教胸本漏嘉陵:既然已经相遇,就不必再担心会错过机会,就像不要让自己的心灵漏掉任何美好的瞬间一样。
    赏析:
    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都是逐句给出的。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诗句的内容和翻译。
    第一句:“望庐山云封其顶怅甚”,描述了诗人站在庐山顶上,看着云雾缭绕的场景,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失落。这里的“望”是动词,表示观望;“庐山”是地点名词,指代作者所在的地理位置;“云”是名词,表示云朵;“封其顶”是动词,意思是把山顶给封锁住了;“怅甚”是形容词+副词的组合,表示非常失望或悲伤。整句话的意思是:站在庐山顶上,望着云雾缭绕的场景,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失落。
    第二句:“天风不下岭云蒸,欲识庐山竟未能”,描述了尽管天空中有风,但依然吹不动山岭间的云雾,这让作者感到更加沮丧。这里的“天风”是名词,表示天空中的风;“不下岭”是动词短语,意思是不能吹动山岭;“云蒸”是动词短语,意思是使云朵变得更加浓密;“欲识庐山”是动词短语,意思是想要真正认识庐山;“竟未能”是副词+动词短语的组合,表示最终没有达到目的。整句话的意思是:尽管天空中有风,但依然吹不动山岭间的云雾,这让作者感到更加沮丧。
    第三句:“料是加冠延汲黯,谁为发被写姜肱”,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人物的钦佩之情。这里的“加冠”是动词短语,意思是戴上帽子;“延汲黯”是动词短语,意思是延请汲黯这样的人;“谁为发被写姜肱”是动词短语组合,意思是谁能写文章赞美姜肱。整句话的意思是:我认为像汲黯那样的人才是值得尊敬的,谁能写出像我这样赞美姜肱的文章呢?
    第四句:“见龙无首庸非吉,食马至肝元不应”,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里的“见龙”是动词短语,意思是看见龙;“无首”是形容词+副词的组合,意思是没有头;“庸非吉”是形容词+副词的组合,意思是难道不是好的吗;“食马至肝元应”是动词短语组合,意思是吃到了马肝;“不应”是副词,意思是不值得。整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见到龙却没有头,那岂不是一件不好的事吗?而吃到马肝也不值得。
    第五句:“要已相逢通半面,莫教胸本漏嘉陵”,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于机遇的认识。这里的“要已相逢”是动词短语,意思是已经相遇了;“通半面”是动词短语组合,意思是只看到了一半;“莫教胸本漏嘉陵”是动词短语组合,意思是不要让心灵漏掉美好的东西。整句话的意思是:既然已经遇到了,就不要错过任何美好的瞬间,也不要让自己的心灵漏掉任何美好的东西。
    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云雾、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它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化,还反映了人类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使得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