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肉离骨,可信是甘柔。
蝮子贻蛇患,桃虫通鸟谋。
智囊瘿是毒,警枕梦如流。
想见李林甫,蜂脂铸镯镂。

【注释】

诸虫名呼:各色昆虫的名字。

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受到人们利用,因此成为某种含义的昆虫。

凡八物:共八种昆虫。

各赋一章:分别赋诗一首。

其二:第二首。

猾:狡猾。

蝮子贻蛇患:蝮蛇之子能带来毒蛇之患。

桃虫通鸟谋:桃花虫能与鸟儿沟通。

瘿:甲状腺肿。

警枕梦如流:警枕(枕头)上的梦如流水般流逝。

想见李林甫:想到唐代李林甫这个奸臣。

蜂脂铸镯镂:用蜂蜡熔化后浇铸成镯子的花纹。

【译文】

各种昆虫的名字是人们随意取的;

受人们利用成为某种含义的昆虫有八种。

其中一种叫狡诈,它从没有肉但离骨而存在,

可以相信它是很甘心柔顺的。

蝮蛇的儿子能带来毒蛇之患,

桃花虫能和鸟儿沟通。

智囊中的瘿是一种毒物,

警枕上的梦如流水般流逝。

我想象到李林甫这样的奸臣,

用蜂蜡熔化后浇铸成的花纹。

【赏析】

此诗咏叹的是那些被人们利用,成为某种含义的昆虫。诗人在诗中以人喻虫,借物言情,抒发了对于世态人情的感慨。

首联“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开篇点题,指出这些昆虫是被人们利用、赋予某种特定含义的。接着,诗人列举了这八种昆虫,并一一赋诗咏叹。颔联“从无肉离骨,可信是甘柔”写蝮蛇之子能带来毒蛇之患,以及桃花虫能与鸟儿沟通。颈联“智囊瘿是毒,警枕梦如流”写智囊中的瘿是一种毒物,警枕上的梦如流水般流逝,都形象地描绘出这些昆虫所具有的特点。尾联“想见李林甫,蜂脂铸镯镂”写诗人想象到李林甫这样的奸臣,用蜂蜡熔化后浇铸成的花纹,将人的情感寄托在物上。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昆虫以人的情感和思想,使诗具有了生动性和形象性。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作者对于世态人情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