盍观周鼎上,有口即无躯。
腹匪将军负,肉犹子我屠。
越缶多海物,冥铸广财炉。
大约俱人面,知谁不可图。

【注释】

饕餮: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贪食。

盍:何不。

周鼎:周代的青铜大鼎。

口、腹、肉:指鼎腹、鼎身、鼎足。

将军:指鼎腹上刻着的将军像。

子我:即“宰我”,孔子弟子。

越缶:越国所铸的大缶。

冥:深黑,这里指熔化。

人面:人形,这里指兽面。

知:岂。

【赏析】

《诗·小雅·吉日》云:“有鼜在梁,有鹤鸣于行。”此诗以“饕餮”为题,当亦取其贪食之意。盖饕餮者,古人以为猛兽之贪食者,故借以讽世也。

首章言:观鼎上口,则知其无躯;观其腹,则知其非将军负;观其足,则知其非子我屠也。盖以鼎言之,犹人之观镜矣。

次章言:越国之缶多海物,乃冥铸广炉而为之。盖越国僻处海滨,得海物甚易,故其铸也,虽曰广炉,其实不过以火烹之而已。然鼎之制,必深且厚,非如此不足以容其内物而不泄。故知凡鼎必有腹也。夫鼎之腹,犹人之胃也。人之胃,非特能食谷蔬,亦能食鱼肉,而况于兽乎?是以知鼎之腹非独为肉设,亦为鱼设也。然则其为腹者,岂独将军负哉?抑亦子我也。

三章言:约其辞,则有八义焉。其一曰:饕餮,贪也。其二曰:口,无所畏也。其三曰:腹匪将军,言其不若也。其四曰:肉犹子我,言其可杀也。其五曰:越缶多海物,言其无择也。其六曰:冥铸广财炉,言其广也。其七曰:大约俱人面,言其贪而无识也。其八曰:知谁不可图,言其贪也无厌也。

盖诗人之作固已深矣,而其辞之工尤深。使徒为咏鼎之作,则止于此已足矣。然而诗人所以为诗人者,正以其有深意存于其间也。故读者亦宜深思而玩索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