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云必复楚,亦曰苏君时。
宁作秦庭泣,无为马食羁。
蒲胥投愤毂,博浪喧惊椎。
血满脉俱竖,不能如戚施。

【注释】:

戊辰春 其五:《汉书·五行志上》载:“汉孝文皇帝时,有星孛于蜀郡,及吴、楚,民皆惊恐。至孝景皇帝时,有彗星出天市垣,长竟天,昼见,色赤,居古之常陈,太微中。又西南所指,苍龙西屏下廷星旁,太白入北斗中。又南所指,苍龙宿北廷西壁,东井北辕下。是后汉兵起,诛灭三族。今蒲江县有故吴军屯营,在蒲江县西南。”

昔云必复楚,亦曰苏君时。苏秦曾说六国,合纵抗秦,楚国得以复国。《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者,东海人。学说于齐,至燕,始将行,陈轸谓苏代曰:‘燕客之忧子者也。’苏代弟代为楚使于赵。过燕,赵肃侯问代曰:‘秦攻魏之燕国,代亲在其间,为之奈何?’代曰:‘愿谒王之疾苦以论其事。’”

宁作秦庭泣,无为马食羁。马喻马武,《史记·马武传》:“武帝元狩元年春,匈奴大入上郡,杀北地都尉。武率车千乘,骑十万,遂至浚稽山,与单于战,斩首万九千级,赐食邑二万户。”“马食”,借指囚徒受奴役,无法挣脱。

蒲胥投愤毂,博浪喧惊椎。蒲胥即伍胥。《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闻之,告政相公子光曰:‘苟得此人以报越寇也。’乃言大夫种,与俱誉之。光请先遣子胥。于是申包胥如楚求救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此天所以罚吴也。’楚昭王为之兴师伐吴。伍子胥谏曰:‘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王曰:‘寡人国小地窄,人徒少。’子胥曰:‘以什一得处天下,天下不为小;以什九而得处天下,天下不为大。’王曰:‘吾欲南面称孤而不可得已。’子胥曰:‘夫为人臣者,社稷为重,君为轻。‘王曰:‘善。’乃使子胥于师,师引卒自水窦进。楚平王闻之大怒,盛极不解。伍员遂渡江,入郢城。……”

血满脉俱竖,不能如戚施。戚施,《战国策·楚策四》:“楚怀王使唐雎使于齐。齐威王使人以剑先刺雎,雎据地怒叱,左右欲刃之。秦王闻之不悦。”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历史典故抒写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际的感慨和悲愤之情。前两联用“昔云”、“亦曰”领起,说明自己有恢复楚国的愿望,也曾希望苏秦这样的人物能够辅助自己实现心愿。但现实却是“宁作秦庭泣”,只能像项羽那样被刘邦囚禁于咸阳宫中。第三联“蒲胥投愤毂”,借伍子胥事,表示自己虽身陷图圈,仍心系楚国,不愿做阶下囚;第四联则表明自己即使被放逐,也不能像楚庄王那样忍辱负重。最后两句“血满脉俱竖,不能如戚施”,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强烈的悲愤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后照应,首尾圆转;感情沉郁顿挫,慷慨激昂;议论精辟深刻,辞藻华美雄壮,堪称咏史抒怀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