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拿丸不脱,龙见珠而争。
二物各持据,千秋分秽清。
侏儒观一节,曲女无巍城。
鲸力蒲牢上,看谁作大声。
【注释】
戊辰:指代农历三月。蜣(zhēnɡ)拿丸不脱:蜣螂拿着圆球,怎么也推不动。蜣螂是甲虫的一种,体形似球,表面黑褐色。
争:争夺、争斗。
二物:指蜣螂和丸子。
各持据:双方各占据一方。据:地方,位置。
千秋:千年。这里指长久的时间。
观一节:指观察蜣螂的头部。节:头部的一部分,也泛指头部。
曲女无巍城:比喻曲解别人的话或行为,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能力。
鲸力蒲牢上:指强大的力量在上方,比喻有势力的人控制局面。鲸:大鱼,这里比喻强大的势力。蒲牢:传说中海龙的名字,这里借指强大的势力。
看谁作大声:比喻有实力的人决定一切。看谁:指谁有实力。作:主宰、决定。大声:指有实力的人说了算。
【赏析】
这首诗是咏物的诗。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蜣螂与圆球之间争夺的情景。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寓含着深刻的哲理。
前两句写蜣螂和圆球之间的竞争。诗人通过“蜣拿丸不脱”和“龙见珠而争”这两个场景,形象地描绘出蜣螂和圆球之间激烈的竞争。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蜣螂的狡猾和圆球的强大,还暗示了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关系。这种关系在后两句中得到进一步的揭示。
后两句通过观察蜣螂和圆球之间的斗争,进一步揭示了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诗人用“二物各持据,千秋分秽清”来说明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即它们各自占据一方,争夺利益,使得整个世界都变得肮脏不堪。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关系的不满,也反映了他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主题的升华和总结。诗人用“侏儒观一节,曲女无巍城”来比喻那些曲解他人言论、没有自己主张的小人,而用“鲸力蒲牢上,看谁作大声”来表达有实力的人能够决定一切的观点。这两句诗既总结了前两句的内容,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蜣螂和圆球之间的竞争进行描写,揭示了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关系,并通过观察它们的斗争,进一步揭示了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世界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