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兰在空谷,托根窅以深。
群然伍众草,水石自萧森。
宣尼既云远,千载无知音。
临风发长啸,聊以动微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共有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和赏析:

  1. 猗兰在空谷,托根窅以深
  • “猗兰”指的是兰花,这里用来形容其姿态优雅。
  • “空谷”指的是山谷中空旷的地方,没有其他植物的干扰。
  • “托根深”指的是兰花的根扎得非常深。
  1. 群然伍众草,水石自萧森
  • “群然”指的是众多的样子。
  • “伍众草”指的是和其他草一起生长。
  • “水石”指的是山中的溪流石头。
  • “自萧森”指的是显得冷清或孤独。
  1. 宣尼既云远,千载无知音
  • “宣尼”指的是孔子,这里用来形容兰花与孔子的关系。
  • “云远”指的是距离遥远。
  • “千载无知音”指的是经过千年的时间,也没有人能理解这种关系。
  1. 临风发长啸,聊以动微吟
  • “临风”指的是面对风,这里用来形容兰花的生长环境。
  • “发长啸”指的是发出长长的声音。
  • “聊以”指的是暂且用来。
  • “动微吟”指的是引发微小的吟唱或低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兰花生长在空旷山谷中的孤独景象,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诗中通过对比兰花的孤独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孤独美的欣赏和感慨。同时,诗歌也反映了诗人对孔子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时间流转、知音难寻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