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阵新鱼复,三关旧虎符。
横行金锁甲,独挽绣蝥弧。
紫塞云连碛,黄沙月满途。
擒生过涿鹿,转战出飞狐。
朔雪飘笳吹,寒星坠鹿卢。
胡床秋弄笛,油幕夜投壶。
熊豹传韬略,麒麟照画图。
受降城下战,一举慑威弧。
【注释】
八阵:指古代的八阵图。新鱼复:指新收复的鱼腹(今四川省奉节县)一带地区。三关:指古时蜀地的三个关口,即剑阁、白帝城、夔门。虎符:古代朝廷调兵的符信,用铜制成。金锁甲:用黄金铸成的铠甲。独挽绣蝥弧:独自拉起画着“龙”形图案的大弓。紫塞云连碛:塞外山色连着沙漠。黄沙月满途:沙漠中月光如洗。擒生:擒拿敌人。过涿鹿:渡过涿郡之战。转战出飞狐:在飞狐口战役中转战获胜。朔雪:北方的雪。飘笳吹:随风飘动的胡笳乐声。寒星坠鹿卢:夜晚的星星坠落在鹿卢山上。胡床:胡人使用的坐具。秋弄笛:秋天吹起笛子。油幕夜投壶:在油幕下夜间举行酒宴。熊豹:比喻雄才大略之士。传韬略:传授兵法策略。麒麟照画图:画上描绘了麒麟的形象。受降城:古城名。威弧:威力的光辉。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唐朝初年,大将李绩奉命率军平定突厥入侵的战事,全诗四章,每章六句,前两句写出征前的壮举,后两句写凯旋归来的情景。
开篇“八阵新鱼复,三关旧虎符”,以“鱼复”和“虎符”作为代称,表明这是唐军的主力部队,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同时点明了出征时间是在春天,因为鱼复是四川地名,虎符则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兵器,所以这里的“鱼复”就是四川成都,而“三关”则是四川的三个关口,“旧”则是指过去,也就是说,这支部队是以前就驻守在那里的部队。《八阵图》是诸葛亮设计的八种阵法,用来迷惑敌人,使敌人不知道我军的真正实力所在,这里“新鱼复”就是指新收复来的部队,“八阵新鱼复”,就是说这次出征是利用了这八种阵法来取胜的。“三关旧虎符”,指的是这支部队曾经驻守过的地方,也就是三关。
“横行金锁甲,独挽绣蝥弧”,这里说的是这支部队在出征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横行金锁甲”,“横行”是说他们行动神速,像神龙一样;“横行”也暗示了他们的武器——金锁甲也是金光闪闪的,“独挽绣蝥弧”说的则是这支部队的统帅,他一个人就拉起了大弓,而且还是画着“龙”字的大弓——“绣蝥弧”。这两句话写的是这支部队的英勇善战,气势磅礴。
接着“紫塞云连碛”,写的是从北方传来的消息,说是边塞上的云彩连绵不断,“紫塞”,指的是长城以北,也就是北方,而“碛”是一种地形,是一种由沙子组成的地形。“黄沙月满途”,写的是从沙漠里出来的军队在沙漠里行进时,月亮都洒满了大地,可见他们的行程之远,行军之急。“擒生过涿鹿”、“转战出飞狐”,写的都是这次出征的胜利。“擒生”是擒拿敌人的意思,“过涿鹿”是渡过涿郡之战,因为《史记·高祖本纪》载:“汉五年……遂略定代地河东地。先诸侯至者王之,自徇于中伏道,斩其将陈余……”所以这里的“涿鹿”,就是指代地之战,也就是平定代国的战争。“转战出飞狐”,说的则是在飞狐口战役中转战获胜,“飞狐口”在今天的河北省涞源县,是一条险要之地。
“朔雪飘笳吹,寒星坠鹿卢”,写的是从朔州到幽州路上的大雪纷飞,还有从空中掉下来的星星,这些自然景象都在衬托出战争的残酷。
最后“胡床秋弄笛,油幕夜投壶”,写的是在幽州的时候,胡人的帐篷里有人在弹胡琴唱歌,而在幽州的营帐里也在举行宴会,晚上还要喝酒,这都是在描绘唐军在边疆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士兵们依然士气高昂。
最后两联写的都是凯旋而归的情景。“熊豹传韬略,麒麟照画图”,说的都是军中的英才们,有的是熊一般的勇武,有的则是豹一般的精明。“熊豹”指的是勇猛的将士,“麒麟”指的是智谋出众的将领,而“照画图”则是说他们的才能就像画中的一样好,能被画下来。“受降城下战,一举慑威弧。”写的是在受降城下与敌人作战,一举就将敌人震慑住了。“威弧”是指武力的象征,而这里则是说唐军在战场上的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