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貔貅罢枕戈,中山无奈谤书多。
祇今铜柱留遗迹,谁见当时马伏波。
再别惟寅十绝句其十
诗句赏析与翻译
- 诗句原文
十万貔貅罢枕戈,中山无奈谤书多。
祇今铜柱留遗迹,谁见当时马伏波。
- 译文解析
- 诗句解读:
- “十万貔貅罢枕戈”:形容军队强大到极点,可以不用手持武器直接镇压敌人。
- “中山无奈谤书多”:指中山国(古地名)由于被诽谤而遭受困境。
- “祇今铜柱留遗迹”:表示现在只有铜柱还在留下痕迹,表明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 “谁见当时马伏波”:暗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已不在人世,无法见证当年的辉煌。
- 注释说明
- “十万貔貅罢枕戈”:貔貅是一种神话中的神兽,这里比喻军队强大如神。“罢枕戈”意味着不需要再用武器,而是以武力平息争端。
- “中山无奈谤书多”:中山国因受到外界的诽谤和攻击,使得国家陷入困境。
- “祇今铜柱留遗迹”:表示现在的铜柱是历史的见证,象征着过去的痕迹。
- “马伏波”:可能是指古代的将领马援,他曾经在战场上英勇善战,但最终未能看到自己一生的事业达到顶点。
- 赏析与思考
- 历史文化价值:此诗反映了明朝时期的军事力量和国家的兴衰。诗人通过描绘强大的军队和被诽谤的中山国,传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文学技巧分析:“十万貔貅罢枕戈”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铜柱留遗迹”则通过对比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 艺术表现力:诗人通过简洁的诗句,将复杂的历史事件浓缩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
- 情感表达:此诗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记载,更是诗人对人生、命运和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过去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力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