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客访石门,杜公怀岘首。
万古一伤心,无言对樵叟。
【注释】杪秋:末秋,指秋天。精舍:寺庙的正房。岘首:山名,位于襄阳,是古代诗人王粲的故乡。樵叟:砍柴的老人。
译文:谢客拜访石门,杜公怀念岘首山;万古一伤心,无言对樵夫。
赏析:此诗写于作者在湖北黄州(今黄冈市)期间。公元1096年(元丰元年),苏轼任黄州团练副使。他常登临黄州城外的赤壁矶,观赏那千古风流人物——周瑜和诸葛亮的遗迹,并作诗记之。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名人的无限感慨。
首句“谢客访石门”一句,点出自己游历的地点是黄州城外的赤壁矶(又称石门,因矶上多石而得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谢客去访问石门,杜公怀想岘首山。“谢客”“杜公”都是指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石门”,即赤壁矶。“岘首”山位于今湖北襄阳市南。“客”,指李白、杜甫等人,他们都曾到过黄州。
第二句“杜公怀岘首”,意思是说,杜工部怀念岘首山,这是借用了杜甫《咏怀古迹》诗中的诗句。《咏怀古迹》是杜甫晚年游览成都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时所作的七律,共十四韵。全诗为:“蜀主如璧数应尽,梁师倾覆犹未休。三分割据终无赖,落日心犹望建州。”“忆昔避乱石门寺”,就是其中的第二联,意思是说:回忆当年避战乱的时候,我来到了石门寺。这里的“杜公”指的是杜甫。“岘首山”,即今天的襄阳城北的山峰。
第三句“万古一伤心”,意思是说:万古以来只有一处令人伤心的地方。这里指的是历史上许多英雄豪杰的故地,如三国时代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东晋的祖逖,唐代的李白、杜甫等,他们都曾在黄州留下了千古传唱的佳话,他们或慷慨悲歌,或挥剑高吟,或放浪江海。这些千古风流人物的事迹,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遐思和不尽的遗憾,也给黄州这块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最后一句“无言对樵叟”,意思就是说:对着砍柴的老翁我无言以对。这一句是作者对前两句的回应和总结。“樵夫”,即砍柴人。“樵老”,即砍柴老人。这句的意思是说:面对这些千古留名的英雄人物,我感到无言以对,只能默默地面对砍柴的老翁。
整首诗的意思是:谢客去访问赤壁矶上的石门寺,杜公思念着岘首山;在万古以来只留下一片伤心之处,面对着砍柴的老翁我也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