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云门笠,平生汉殿冠。
一时谁把袂,万古独登坛。
岳色崆峒晓,河流砥柱寒。
尚思燕北社,风雨动长安。

【注释】:

此日云门笠(1),指吴地的云雾,云门山为吴地名胜。(2)汉殿冠(2),汉朝宫殿之冠。这里以冠代官位。(3)袂(mèi):衣袖。古代官员出行时,常与左右之人相持于袖口之上。(4)燕北社:指燕国的故地。燕王喜曾迁都于蓟县(在今北京西南),故后人又称燕京。(5)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怀弇州王公所作,表达了他对王公深厚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

首句“此日云门笠”,描绘了王公在云门山中悠然自得的形象,他手持一顶云门山的竹笠,身着汉殿的华服,仿佛回到了那个繁华的时代。这里的“云门”和“汉殿”都是对王公的赞美,既表现了王公的身份地位,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

次句“平生汉殿冠”,则进一步描绘了王公的辉煌历史。他曾身居汉殿之冠,权倾朝野,威震四方,其才华和地位无人能及。这句诗通过对王公过去辉煌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深深敬仰和怀念。

第三句“一时谁把袂”,则是诗人对王公的深切思念。他曾经与王公一同出仕,共同为国家效力,然而如今他却无法再与王公相见,只能独自仰望天空。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失落感,也表达了他的无奈和遗憾。

第四句“万古独登坛”,则是诗人对王公的无尽怀念。他希望王公能够像他一样,万古长存,永远屹立在历史的舞台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王公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第五句“岳色崆峒晓,河流砥柱寒”,则是诗人对王公的赞美和歌颂。他用“岳色崆峒晓”来形容王公如巍峨高山般崇高、坚毅的品质;用“河流砥柱寒”来形容王公如砥柱般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词语都充满了对王公深深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尚思燕北社,风雨动长安”,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和祝愿。他希望王公能够继续保持其卓越的品质和精神,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见到王公,共叙友情,共话未来。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王公过去的辉煌历史和现在的思念之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王公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