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君起炎汉,灵迹弥千年。
仆也钦元轨,长揖问真诠。
抱一理则契,何当授九还。
三君去已矣,玉佩畴将宣。
安得九华女,秘宝飒然传。
孰是都不勤,坐看飞羽翰。
福地倚惝恍,丹灶抚留连。
微禄焉足緤,人理难即捐。
未承慈母欢,宁论婚嫁牵。
仰惭罗姑洞,俯怅陶公泉。
连镳出洞口,相嗟且停轩。
归还縳尘鞅,转复忆㠝岏。
何用理幽绪,高吟云藻篇。
【注释】:
①三君:指张京兆和李白、王维。炎汉,指汉朝,这里代指唐朝。灵迹,指仙人留下的踪迹。弥千年,延续千年。仆也,我。钦元轨,仰慕大道。长揖问真诠,向真人请教。抱一理则契,遵循自然之理就与道相合。何当授九还,如何能传授给我。
②去已:离去。玉佩,指神仙的法宝。畴将宣,将来宣扬。孰是都不勤,谁能够不劳而获呢。坐看飞羽翰,闲看着飞翔的大雁。福地,神仙居住的地方。倚惝恍,形容山势高峻、云雾缭绕的样子。丹灶,指炼丹炉。抚留连,抚摸着它留恋不舍。微禄焉足緤,微薄的俸禄又有什么值得挂齿的呢?人理难即捐,人间的道理很难放弃啊!未承慈母欢,未能承欢于慈母之欢心。宁论婚嫁牵,哪能管束婚姻之事呢!
③仰惭罗姑洞,俯怅陶公泉。罗姑洞,传说中仙女所居之地。陶公泉,陶渊明曾隐居于此,后人称其为“陶公泉”。连镳出洞口,骑着马出洞口。相嗟且停轩,相互叹息着停下车来。归还縳尘鞅,把马缰绳放回马鞍上。转复忆㠝岏,又回想起那高耸入云的天柱峰。何用理幽绪,为什么还要理那些忧愁的思绪。高吟云藻篇,高声朗诵《云海赋》等诗篇。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之作。作者在这首诗里以对朋友张京兆的答谢词的形式,抒发了他对张京兆的敬慕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自己追求道家思想的愿望。全诗情深意长。
首联两句点题,表明自己对张京兆的敬慕之情。接着,诗人自述对道家学说的理解:“抱一理则契”,“何当授九还”,表示了向往神仙、追求长生不老的强烈愿望。
颔联两句转入对友人的赞颂,表达了自己仰慕道术,企求神仙之意。颈联两句写对友人张京兆的思念之情。尾联两句写诗人对神仙生活向往不已,但又觉得难以实现,只好以吟诵《云藻赋》、《云海赋》等道教诗歌来寄托自己的这种心愿。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又体现了诗人的追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