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行役度岩峋,中饭长依野水滨。
路出九峰连杳霭,溪穿千树失风尘。
征袍尽带烟霞色,官骑时参鹿豕邻。
只为舍人还避炀,白鸥休道不相嗔。

【注释】

九峰寺:位于庐山东南,因山有九峰而得名。中饭:中午吃饭。野水滨:野外的河边。

杳霭(yǎoǎi):形容烟云、雾气等弥漫、笼罩的样子。风尘:尘土飞扬,指战乱、动乱。征袍(páo):公服和军衣的总称。烟霞色:指云雾中的彩霞之色。官骑(qí):指官员乘坐的马匹。鹿豕邻:指官府与民居之间不远。舍人:这里指被排斥出京的人。避炀(yáng):避开隋炀帝。白鸥(ōu):一种鸟,比喻隐居者。相嗔(chēn):相互责怪。嗔:怨恨的意思。

【赏析】

《九峰寺中饭》是一首写隐者在庐山九峰寺过午的诗。诗中描写了隐者的生活情趣。

首联点题,写隐者在九峰寺中吃饭。朝朝行役度岩峋,朝朝行役,意思是每天行走于崎岖险峻的山间;度岩峋,意即通过险峻的山岩。

颔联写隐者饭后在溪边散步,看路出九峰连杳霭,溪穿千树失风尘。路出九峰连杳霭,意即道路从九座山峰蜿蜒而出,消失在浓云密雾之中;溪穿千树失风尘,意即溪水绕过千棵树木而过,使尘埃落定。

颈联写隐者饭后在官府附近骑马游山,看到征袍尽带烟霞色,官骑时参鹿豕邻。征袍尽带烟霞色,意即公服和军衣都染上了云霞般的色彩;官骑时参鹿豕邻,意即有时可以看到官府的马匹和猪狗在一起,但官民之间相隔不远。

尾联写隐者饭后在官府附近骑马游山,看到只为舍人还避炀,白鸥休道不相嗔。只为舍人还避炀,意即只是为了躲避隋炀帝而隐居此地的人;白鸥休道不相嗔,意即隐居者并不埋怨他们不与自己一起出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者在九峰寺中饭后的日常生活。他每天都行走于崎岖险峻的山间,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他在官府附近骑马游山,看到了官府与民居之间的差异。他并不埋怨那些隐居者的不与自己一起出游的行为。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隐者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