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庆辞南陔,江程引西渡。
稍闻长淮流,遥见广陵树。
从亲三入都,皆子旧谙路。
抗志慕远游,焉得劳内顾。
别筵谢兰芳,归舟理金素。
曾是桑榆年,牵情日云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题考核考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送儿北征四首 其四”,然后依据对诗歌的理解,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两方面进行分析。

题干是“家庆辞南陔,江程引西渡。稍闻长淮流,遥见广陵树。从亲三入都,皆子旧谙路。抗志慕远游,焉得劳内顾。别筵谢兰芳,归舟理金素。曾是桑榆年,牵情日云暮。”,要求考生回答诗句的意思及译文,并结合注释和赏析来分析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首先翻译诗句,并解释其中的关键词。

家庆辞南陔:家中庆祝的欢乐。南陔:乡里中祭祀完毕,回家时在门外的南面门槛上祭奠,称之谓“南陔”。这里指儿子离家到北方去,所以说“送儿北征”。

江程引西渡:渡过长江往西边走。

稍闻长淮流:稍微听说长江的水流向淮河。

广陵树:即今江苏扬州,因地处江南,故称广陵。

从亲三入都:跟着父亲三次进入京城。都:古时指京都。

抗志慕远游:有志气的人追求远方的旅行。抗志:有志向。慕远游:向往远方的旅行。

焉得劳内顾:怎么能够因为家庭的缘故而顾念自己呢?焉得:哪里能够;岂可。劳:牵挂,顾虑。

别筵谢兰芳:分别时宴席上感谢在座的人。兰芳:美酒名。

归舟理金素:乘船归来整理船中的金色丝线(以表思念家乡之情)。理:整理。

曾是桑榆年:曾经还是垂暮的年龄。

牵情日云暮:牵情:牵惹情思;云暮:天色将晚。

【答案】

【小题1】家庆辞南陔——家里庆祝的欢乐;儿子离家到北方去。

【小题2】江程引西渡——渡过长江往西边走;稍听说长江的水流向淮河。

【小题3】从亲三入都——跟着父亲三次进入京城;都:古时的京师。

【小题4】抗志慕远游——有志向的人追求远方的旅行。

【小题5】焉得劳内顾——怎么能因为家庭的缘故而顾念自己呢?焉得:哪里能够;岂可。

【小题6】别筵谢兰芳——分别时宴席上感谢在座的人;谢:辞别宴会上感谢在座的人。

【小题7】归舟理金素——乘船归来整理船中的金色丝线(以表思念家乡之情);归:返回、归来。

【小题8】曾是桑榆年——曾经还是垂暮的年龄;曾:曾经。

【小题9】牵情日云暮——牵惹情思的是天边渐渐昏暗的傍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