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诤谢书牍,怀仙抗晨旌。
怪石俨壁立,危峰类削成。
阳火伏未息,阴湖鉴以清。
下有干霄木,上有承露茎。
汉武建柏寝,秦皇慕蓬瀛。
惜哉无灵气,安得遂冲升。
轩后独不朽,鼎实垂鸿名。
柱史良地主,邀我钧天行。
黄金九奏发,白玉双童迎。
聊从避骢路,一展攀髯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游仙二十首》之一,以下是对其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游仙都同樊侍御

寡诤谢书牍,怀仙抗晨旌。

怪石俨壁立,危峰类削成。

阳火伏未息,阴湖鉴以清。

下有干霄木,上有承露茎。

汉武建柏寝,秦皇慕蓬瀛。

惜哉无灵气,安得遂冲升。

轩后独不朽,鼎实垂鸿名。

柱史良地主,邀我钧天行。

黄金九奏发,白玉双童迎。

聊从避骢路,一展攀髯情。

注释:寡诤(jiǒng):少言寡语,不与人争执。书牍(dú):书信。怀仙抗晨旌:心怀仙人之志,早晨也不肯懈怠。抗,抗拒。阳火:这里指日光。阴湖:湖水。干霄木:高耸入云的树木。轩后:即轩辕氏,传说中的黄帝。鼎实:古代一种盛酒器的底部有铭文的铜器。柱史:柱国,古代官名。主:主持。钧天:指天上的音乐,也指音乐用的乐器。这里是泛指音乐。骢:马的一种。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首联写自己少言寡语,心怀仙人之志,早上也不愿意休息。颔联写自己站在山巅上,看到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直立如壁,巍峨高耸的山峰宛如用刀削成的。颈联写太阳的光辉还没有完全消失,湖面倒映着清澈明亮的景色。下两句写山下有参天的大树,树上有承露的茎叶;山上则有可以供人饮用的泉水。

五、六句进一步描绘山间的风景:汉武帝曾在柏寝山建造宫殿,秦始皇也曾到蓬莱求仙。这两句写出了他们为了求仙而不惜耗费巨资和人力,但都没有获得成功。最后两句写:可惜呀!这样的仙境却没有灵气,怎么能实现人们的愿望呢?只有像轩辕氏那样不朽的黄帝才真正实现了他的梦想,他的鼎中盛满了宝物,象征着他的功绩和名声。

尾联写:我有幸被邀请到音乐厅去听音乐,那美妙的音乐使我陶醉其中,无法自拔。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在音乐中得到解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