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彼东篱花,眷兹西土见。
青莲同净姿,金粟等明茜。
色普象王供,香堪鹿女荐。
何异休公枝,一令鲍生羡。
荣悴各有因,开落互相禅。
我本解宦人,归情胡能遣。

【译文】

菊花开在东边篱笆上,你眷恋着西边的菊花。

青莲和莲花同具清纯的姿容,金粟和茜草等颜色相似。

花色普遍如佛祖供献的象王,芳香可让鹿女来奉献。

为何不像陶渊明的菊花,令鲍照羡慕不已?

荣枯各有原因,盛开与凋谢都是自然禅意。

我原本是懂得做官的,归隐的心情又怎能排遣?

赏析:
《璇上人院菊》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这首诗描写的是院中菊花的盛衰情况,表现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先来解读一下诗词内容:

  1. “灼彼东篱花,眷兹西土见” - 这里的“灼”字用来形容阳光照射下的菊花色彩鲜艳明亮。“彼”指的是东边的篱笆上盛开的菊花,“兹”则是这束菊花,“眷兹”则表达了对这些菊花深深的喜爱之情,因为它们生长在西边(可能是作者所居之地,即长安)的土地上。

  2. “青莲同净姿,金粟等明茜” - 此句形容菊花的色泽之美,青莲(指莲花)具有清新脱俗的姿态,金粟(茜草)的颜色如同明亮的茜草一样。

  3. “色普象王供,香堪鹿女荐” - 这里以佛教中的象王(大雄宝殿的象征)和鹿子来比喻菊花的香气和色泽,强调其美艳非凡。

  4. “何异休公枝,一令鲍生羡” - “休公”指晋朝的陶渊明,他辞官归隐田园,过着闲适的生活。这句诗表达出菊花虽不似陶公那般归隐,却也让人羡慕其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

  5. “荣悴各有因,开落互相禅” - 描述了花朵的荣枯变化都有其内在的原因,而盛开和凋零也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正如禅宗所言,一切皆有缘起缘灭。

  6. “我本解宦人,归情胡能遣” - 诗人自谦自己曾经是懂得为官的人,但如今却有了归隐的情感。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赞美院中的菊花,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以及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化的深刻体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