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斋营八关,陶情缅三径。
嗟我求羊徒,怅此琴尊兴。
室迩心独遐,城严迹难并。
卮言谁与谈,籥理自相证。
细雨忽戒寒,轻霏坐生暝。
天风回海潮,秋声送清听。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雨怀盛二时在清听斋中”是第一句,交代了作者的行踪。
第二句,写支斋营八关,陶情缅三径。
第三句,感叹我求羊徒,怅此琴尊兴。
第四句,室迩心独遐,城严迹难并。
第五句,卮言谁与谈,籥理自相证。
第六句,细雨忽戒寒,轻霏坐生暝。
第七句,天风回海潮,秋声送清听。
“支斋营八关”,支斋营:即支遁的住所,因他常在这里读书。八关,指《老子》所说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陶情缅三径”,陶情:陶冶性情,使心情舒畅;缅:思念;三径: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归隐后所居的田园生活,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
“嗟我求羊徒,怅此琴尊兴”,嗟:叹息;羊(杨):指杨雄,西汉人,字子云,以文采著于后世。《汉书》:“扬雄赋三十一篇,皆传于世。”这里指杨雄。求羊徒:指杨雄,其诗多感伤之辞。怅:悲伤、遗憾;琴尊:指酒具,这里借指饮酒作乐。
“室迩心独遐,城严迹难并”,室:《论语·子张》:“子夏之门,四教墙仞。”迩:近;严:高。城:指城墙;迹:足迹。
“卮言谁与谈,籥(jué)理自相证”,卮言:卮,古代的一种酒器;言:言辞;籥:乐器名;自证:自我证实,自我证明;籥理:指乐章中的乐理。
“细雨忽戒寒,轻霏坐生暝”,细雨:小雨;戒:戒备;微:微弱;暝:黄昏。
“天风回海潮,秋声送清听”,天风:指天上的风,回:转回。海潮:指大海的潮汐。
译文:
支斋营的八关外,我陶冶性情思忆着那三径的生活。
感叹我寻羊徒,惆怅这琴樽起兴。
近在咫尺却感到遥远,城垣高大难以靠近。
空有言辞谁与我交流?乐律的道理自然相互证明。
小雨忽然让人戒备寒冷,轻轻的雾气让座中的人生出暮色。
天空的风吹回海洋的潮汐,秋天的声音送去清凉入耳。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支斋营八关外的清听斋中对杨雄诗作的追怀和感慨。全诗结构谨严、意境清幽、情感深沉、含蓄蕴藉。首联点出诗人的行踪,颔联写自己对杨雄的追怀,颈联写自己的内心感受,尾联则抒发自己的情感。整首诗感情真挚、含蓄蕴藉、意蕴丰富、余韵悠远。
“支斋”一作“支离”。支离:古地名,位于今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西南。支氏家族在此地建有庄园,因此称该地为支离。支离是汉代著名学者杨雄的故乡,也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的出生地。扬雄的祖父扬宣曾担任鲁国太傅,父亲杨泉曾任蜀郡太守。
“支斋营八关”:支斋营:即支遁的住所。八关:《庄子·逍遥游》记载:“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郭象注:“河汉无际,不可得而究极也。”此处泛指学问。
“陶情缅三径”:陶情:陶冶性情,使心情舒畅;缅:思念;三径: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归隐后所居的田园生活,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
“嗟我求羊徒,怅此琴尊兴”:嗟:叹息;羊(杨):指杨雄,西汉人,字子云,以文采著于后世。《汉书》:“扬雄赋三十一篇,皆传于世。”这里指杨雄。求羊徒:指杨雄,其诗多感伤之辞。怅:悲伤、遗憾;琴尊:指酒具,这里借指饮酒作乐。
“室迩心独遐,城严迹难并”:室:《论语·子张》:“子夏之门,四教墙仞。”迩:近;严:高。城:指城墙;迹:足迹。
“卮言谁与谈,籥(jué)理自相证”:卮言:卮,古代的一种酒器;言:言辞;籥:乐器名;自证:自我证实,自我证明;籥理:指乐章中的乐理。
“细雨忽戒寒,轻霏坐生暝”:细雨:小雨;戒:戒备;微:微弱;暝:黄昏。
“天风回海潮,秋声送清听”:天风:指天上的风,回:转回。海潮:指大海的潮汐。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支斋营八关外的清听斋中对杨雄诗作的追怀和感慨。全诗结构谨严、意境清幽、情感深沉、含蓄蕴藉。首联点出诗人的行踪,颔联写自己对杨雄的追怀,颈联写自己的内心感受,尾联则抒发自己的情感。整首诗感情真挚、含蓄蕴藉、意蕴丰富、余韵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