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干圣主,同日忝嘉招。
走马平津道,看花御水桥。
屡移华省步,频散紫宸朝。
讵识山川险,何嗟岁月遥。
临淮因桂住,入楚似蓬飘。
帝乡倘可梦,天路许相邀。
【注释】
①简吴子:指简文帝萧纲。②干:冒犯,触犯。③走马平津道:走马游于平津之滨。④看花御水桥:在御园中游览御水桥边的美景。⑤屡移华省步:多次升迁至朝廷。⑥何嗟岁月遥:为什么叹息时间过得太快。⑦帝乡:皇宫。⑧天路:天上的道路。⑨蓬飘:形容旅途的漂泊无定。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是作者被召入京后的感怀之作。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其初入京师时的得意和感慨;后两句写其在京期间的升迁和感慨。此诗以“少年”自指,慨叹年华易逝,人生苦短,而自己竟蒙圣上垂青,身登紫禁城,不禁有“临淮因桂住,入楚似蓬飘”之感,故有“讵识山川险,何嗟岁月遥”之叹。
首句“少年干圣主”,点明诗人与圣上的关系。圣主,指简文帝萧纲,即所谓梁武帝之子、简文帝,字世缵,小字阿练儿,武帝第四子,母贵嫔丁令光。他是梁的开国皇帝(502-557),谥武帝,庙号高祖。
次句“同日忝嘉招”,说明诗人入朝的原因。同日,指梁武帝萧衍在位时,萧纲年幼,曾随母亲入朝谒见圣上。当时圣上对萧纲颇为赏识,于是将其留在身边抚养教育。因此,“同日忝嘉招”一句即表示诗人感激圣上的知遇之恩。这句诗还表明了圣上对年轻一代的重视,以及圣上对梁朝未来前途的殷切期望。
“走马平津道,看花御水桥”,描绘了诗人初到京城时的情景。平津道,指京城东面的津渡大道。御水桥,又称御园水桥,即御苑里的水桥。这里用“走马”和“看花”两个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初入京师时的轻松愉悦心情。
三、四两句“屡移华省步,频散紫宸朝”,则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诗人入朝后的仕途顺利。华省,指门下省,古代中央政府六部的总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屡次升官,不断受到圣上的信任和重用;我也常常参与国家大事,为朝廷出谋划策。
“讵识山川险,何嗟岁月遥。”意思是:哪里知道山水的险峻呢?何必感叹时光荏苒!这两句抒发了自己虽身处权贵却依然怀念家乡的情怀。“讵识山川险”是说自己虽然身处繁华富贵之地,却仍像当年在家乡那样,对山川河流充满敬畏,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危险之处。而“何嗟岁月遥”则是说对于自己的一生来说,时间流逝得如此迅速,令人感到惋惜和无奈。
“临淮因桂住,入楚似蓬飘。”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在京城生活状态的描写。临淮,指临淮郡,今安徽省凤阳一带。桂,指桂花,古人认为桂花具有避邪的作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在临淮郡住了很长时间,就像住在桂花树旁一样安逸;而进入楚国后,我又像是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漂泊不定。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展现了他在京城中的流离失所。
最后两句“帝乡倘可梦,天路许相邀”,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向往之情。帝乡,指京城。这两句的意思是指:如果京城能成为梦境,那么我愿意在那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而我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与天路上的人相会。这两句诗既是对京城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未来命运的一种期许。